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05年成都中考题) 南方有鸟焉,名日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③,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④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⑤之根是为芷,其渐之鸺⑥,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之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注释】 ①蒙鸠:鸟名。 ②苕:芦苇的蕙。 ③射干:植物名。④蓬:草名,又叫飞蓬。 ⑤兰槐:一种香草。 ⑥鸺:臭水。(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曰射干 名:名字B.而临百仞之渊 临:从高处往下看C.庶人不服 服:佩服D.其质非不美也 质:本质(2)用一个成语准确概括出下面一句话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语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成语是:________(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的比喻,意在阐明一个怎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C(服应为“佩带”的意思)(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①蒙鸠的巢穴不是不完美,而是巢穴所挂的地方使它这样。 ②所以说有道德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外出游学一定要结交贤士。 (4)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