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郭伋夜宿野亭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吏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⑴素结恩德__ __ ⑵后行部至西河_ ___⑶遂止野亭,候期乃入_ ___ ⑷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_ ___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你试着读一读,看哪些字后面需要加上标点符号,在相应的位置上用“/”线标示来。(2分)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3分)4.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
网友回答
1.⑴素来。向来,一向 ⑵来到⑶才⑷竟然2.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3.郭伋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住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4.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一般遵循结构以及意思原则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概括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郭伋的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