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节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9:52:48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①秦王怫然怒(     )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③长跪而谢之曰(      )       ④寡人谕矣(     )2.下列各句与“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休祲降于天D.伏尸百万 3.翻译句子。(2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4.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2分) 

网友回答

1.①盛怒的样子 ②平民  ③道歉  ④明白,懂得2.B  3.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4.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唐雎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认知能力。例句和B句都是判断句。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时注意“布衣、冠、以抢”等几个字的意思,同时注意到句子语言的流畅即可。4.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此处主要运用的是侧面烘托的手法,作用是衬托唐雎的人物形象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