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章节测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12:40:32

智慧树知到《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多选五“五经”是指下面那些书?
A:《易经》(《周易》)
B:《诗经》
C:《尚书》
D:《礼记》
E:《春秋》(《左传》)
F:《论语》
G:《孟子》
正确答案:《易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左传》)
中国文化的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何时?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正确答案:春秋战国
多选二先秦诸子百家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哪两家?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儒家,道家
多选四“四书”是哪几部书?
A:《史记》
B:《论语》
C:《汉书》
D:《孟子》
E:《庄子》
F:《大学》
G:《中庸》
正确答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多选四“前四史”是哪些书?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E:《三国志》
正确答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第二章
多选二刘义庆编撰《世说新语》的目的是什么?
A:成名
B:为远实用
C:研究历史
D:隐秘地表达作者的政治、生活与艺术诉求和思想
正确答案:为远实用,隐秘地表达作者的政治、生活与艺术诉求和思想
多选二后世把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所说的“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及《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和《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这三段话概括为:
A:移花接木
B:微言大义
C:文以载道
D:春秋笔法
正确答案:微言大义,春秋笔法
《世说新语》设计了多少人生环境(人物品格和处世方法)?
A:9种人生情境,即9种人物品格和处世方法
B:18种人生情境,即18种人物品格和处世方法
C:36种人生情境,即36种人物品格和处世方法
D:72种人生情境,即72种人物品格和处世方法
正确答案:36种人生情境,即36种人物品格和处世方法
第三章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与下面那段话思想最为接近?
A:遵从道义的要求
B:盲从君王或家长的命令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理解就要执行
E:不理解也要执行
F:唯我独尊
正确答案:C
多选五晋文帝为什么“觉鱼鸟可亲而人可恶”?A:晋文帝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
B:晋文帝忧惧手下臣子不忠
C:晋文帝担忧家族人员时刻梦想篡权
D:晋文帝觉得鱼鸟不过吃饱喝足而已
E:晋文帝认为人臣都是贪得无厌
F:晋文帝无能
正确答案:ABCDE
多选二春秋战国时的形势与当今世界格局有哪些相似之处?
A:秦的连横策略与六国的合纵策略,与今天的美国称霸全球勾结欧盟、北约情形相似
B:秦的连横策略与六国的合纵策略,与美国重返亚太的策略相似。
C:秦的连横策略与六国的合纵策略,与美日勾结相似
D:秦的连横策略与六国的合纵策略,与美国的中东策略相似。
正确答案:AB
多选三冶文彪的《人皮论语》和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有什么价值?
A:对如何才能真实地还原历史、认识历史具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B:对当今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C:对如何进行舆论宣传处理家国之间的矛盾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D:再现历史
E:重评《论语》
F:历史小说写作
正确答案:ABC
第四章
下列说法不符合陈蕃豫章赴任拜访徐孺子的目的是:
A:显示自己的亲民态度
B:亲自向徐孺子了解当地民情、政情,为自己今后的施政打下客观基础
C:遵循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
D:显示自己与此前不管百姓疾苦和痛痒的官僚主义官员的区别
E:侧面显示陈蕃“澄清天下宇宙之志”的理想所做的实践
F:借助徐孺子之口宣传自己礼贤下士的风范,为吸引人才做舆论上的准备
G:陈蕃在搞自己的从政秀
正确答案:G
多选四陈蕃拜访徐孺子对今天的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是:
A: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是必要的和及时的,是对民本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B:可以克服官僚主义的弊病
C:陈蕃深入实际的事例,可以提现共产党人的勤政作风,也可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D:可以有效地进行反腐倡廉的党风建设
E: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正确答案:ABCD
多选二以现代法律标准看陈蕃和主簿的言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主簿的观点看似遵守法律,但墨守成规,拘泥不化,是对法律的教条理解,是一种官僚主义的思想和言行
B:陈蕃的言行是从最高的执政效率角度来进行的,是对法律精神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执行的表现,虽有执法过严的倾向,但对维护行政秩序却会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意义和作用
C:陈蕃不违法,但违纪
D:主簿秉公执法
E:陈蕃独裁专断
正确答案:AB
多选四陈寔惩吏对当下官场的启示是:
A:执法必严
B:违法必究
C: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不能讲特权
D:不能姑息养奸,不能以官职的高低取代法律的惩罚
E: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且应从严从重
正确答案:ABCD
多选四山涛之“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以德报怨,不以嵇康对自己有误解而迁罪于嵇康的儿子嵇绍,而是区别对待,恩怨分明。
B:山涛不睚眦必报,不以怨报德,而是讲情义,重声誉,关心朋友的儿子如同自己的孩子。
C:信守嵇康临终刑场托孤,恪守诺言。
D:山涛讲义气、重友情。
E:山涛乐为朋友两肋插刀。
F:深明世事变化发展之理,不以一时的得失为得失,而是目光深远,凡事从长计议。
正确答案:ABCF
第五章
多选四桓温治兵对当下严格管理好一个小团队的启示价值在于:
A: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B: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C: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D:杀一儆百
E:严格执法、违法必究
F:对违法者宁严勿慈
正确答案:ABEF
多选四“师克在和,不在众”与“不和,不可以远征”在今天的启发意义是:
A:干部群众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B:要上下一心,志同道合。
C:治理好自己的团队才能战胜他人。
D:团结就是力量。
E:拉帮结伙成事业。
正确答案:ABCD
多选三郑玄惩罚婢女的手段有:
A:心理手段
B:文明教化的手段
C:令其自辱而后能痛改前非
D:体罚
正确答案:ABC
多选二学习文化的终极目的不是:
A: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
B:提高民族的素质
C:出人头地
D:理性、人性地教育人,培养人
E:光宗耀祖
正确答案:CE
第六章
多选二下列说法不符合古人伸冤的方式有:
A:上诉
B:上访
C:拦轿
D:挝登闻鼓
E:联名状
F:匿名信
G:游行示威
正确答案:FG
贺循对待访民没有采用的方式是:
A:表明身份,说清权责
B:耐心倾听,好心安慰
C:说话留有余地
D:不刺激,不包揽,安分守己而又关心群众
E:蓄意推诿
正确答案:E
多选二下列说法不符合古人主张“慎言”的道理是:
A:不妄自议论他人、他事
B:三思而后言
C:不探听隐私
D:严防祸从口出
E:言泄事败身亡
F:守口如瓶
G:明哲保身
H: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正确答案:GH
多选二王珣帮助殷仲堪解困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计谋:
A:瞒天过海
B:美人计
C:离间计
D:移花接木
E:反间计
F:苦肉计
正确答案:CE
第七章
多选二东方朔救汉武帝的乳娘采用的国学手段是:
A:假公济私
B:围魏救赵
C:曲线救国
D:五行生克
E:狐假虎威
F: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正确答案:CD
多选二造成杨脩悲剧的客观原因有:
A:杨脩逞能好胜,不懂得收敛,不懂得“以不能为能”的处世之道
B:杨脩善于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耍小聪明,锋芒太露,不懂含蓄之道
C:杨脩目中无人,不会尊重曹操,不给曹操留情面
D:处事不会留有余地,只凭自己的一己私见行事
E:不懂得墨子的认同文化
F:没有良师益友帮助和批评
G:作为上级的曹操放纵了杨脩
正确答案:FG
下面说法符合造成杨脩悲剧的根本原因的是他:
A:在言行中应充分尊重上级和同事
B:给人留有尊严
C:不逞强好胜,不邀功求名
D:结交真正的良师益友
E:不好大喜功
F:难得糊涂
G:不能安分守己
正确答案:G
第八章
“学”“问”二字最早出现在哪部经典之中?
A:《诗经》
B:《尚书》
C:《易经》(《周易》)
D:《春秋》
正确答案:C
在指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能深入进去,不能浮光掠影,不能浅尝则止,而是要精深透彻;掌握了书本知识,更要会实际运用,要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拘泥其中,冥顽不化,墨守成规。同时能将厚书读薄,薄书读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融会贯通。这种读书方法叫:
A:开卷有益法
B:温故知新法
C:读书出入法
D:事半功倍法
E:事倍功半法
正确答案:A
下面哪种说法与“学非师而功益劳”所说的道理不一致。
A:学习没有得到真正的师传只能事倍功半
B:方法不当则徒劳无益
C:择师的重要性
D:名师出高徒
E:学习没有老师反而能创造更大的业绩。
正确答案:E
多选四陶侃求师的故事对当代人的启示有:
A:求师要精诚
B:对老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
C: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E:受人滴水之恩,不必涌泉相报
正确答案:ABCD
第九章
陶侃识人用材的故事是怎样体现了儒家那种思想:
A:诚心
B:敬意
C:仁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E:天下为公
F:天人合一
正确答案:A
“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性,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 这段评说先秦诸子性格的优劣的文字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诸葛亮
C:王夫之
D:曾国藩
正确答案:B
第十章
“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这段话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淮南子 · 主术训》
正确答案:D
晋·张华《鹪鹩赋》中说:“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说:“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三国时魏人刘劭《人物志》(卷上)中说:“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这些话都说明了言谈中运用那种修辞的作用?
A:排比
B:拟人
C:夸张
D:比喻
正确答案:D
此则故事中的不属于孔融借题发挥的手段有:
A:随机应变
B:针锋相对
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D: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E:借题发挥
F:请君入瓮
G:指桑骂槐
H:口蜜腹剑
正确答案:H
《论语·季氏》中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荀子·哀公》中说:“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老子》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墨子·修身》中说:“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极。”这些名言都说明在与人交谈中要学会那一种语言交际方法:
A:看人下菜
B:见风使舵
C:量体裁衣
D:察言观色
正确答案:D
第十一章
庄子《养生主》讲养生的主张是什么?
A:一切顺其自然,不过多进行人为干预,即动作有节,道法自然
B:无为而治
C:无为
正确答案:A
多选三大学生要早起早睡的道理在于:
A:阴阳平衡
B:张弛有度
C:保持旺盛的精力
D:提高时间效率
E:早起的鸟有虫吃
正确答案:ABC
多选三张翰“鲈菰之思”所揭示的“卫生”的文化内涵包括:
A:尊重生命
B:敬畏生命
C: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D:饭前洗手
正确答案:ABC
多选二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敬畏之道思想的有?
A:上敬下
B:下畏上
C:即洪应明《菜根潭》所说的“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D:也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勇于敢者死,勇于不敢者活”
E:畏惧老虎蟑螂打雷下雨
F:杞人忧天
正确答案:EF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顺时令以养元气。”和“人只有修炼得宠辱不惊,才能使肝木自守;只有遵循着动静以敬,才能使心火自定;只有控制好饮食有节,才可保脾土不泄;只有把握住恬淡寡欲,才能让肾水自足;只有调息得沉默寡言,才能令肺金自全。执拗者福轻,恃才者寿夭,人必圆通宽宏,才可使福厚寿长。”这两段话揭示的什么原理的养生之道?
A:动静合一
B:“五行生克”原理
C:天人合一
D:道法自然
E:人定胜天
正确答案:B
第十二章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交友之道的是:
A:即结交朋友的道德法则
B:结交须胜己
C:友直
D:友谅
E:友多闻
F:友负义寡恩
正确答案:F
多选六下面那些话可以说明管宁和华歆分手的根本原因?
A:对待金钱、富贵、地位、事业的态度不同。
B:《苟子 · 性恶篇》:“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C:《苟子•性恶篇》:“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的谨慎交友原则。
D:《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E:葛洪《抱朴子•博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迫。”
F:道不同不相与谋、与处、与游。
G:车马太壮观。
H:金块太小。
I:华歆没把金子给管宁。
J:管宁没有和华歆事先约定财产分割。
正确答案:BCDEF
第十三章
《吕氏春秋·孝行览》有“养体、养目、养耳、养口、养志”五道。《论语·为政》云:“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祭义》云:“养可能也,敬为难。”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些话语主要阐述的是什么道理?
A:为父之道
B:为子之道
C:孝顺之道
D:齐家之道
正确答案:C
多选四待客之道具体有哪些请客待客作客的礼义和规范?
A:先到是主
B:预先告知
C:了解宾客
D:懂得待客的各种社交规范
E:不速之客
F:不请自来
G:喧宾夺主
正确答案:ABCD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皆然。” 王充《论衡·言毒》中说:“美酒为毒,酒难多饮。”明代袁宏道《觞政》中说:“饮喜宜节,饮劳宜静,饮倦宜诙,饮礼法宜潇酒,饮成宜绳约,饮新知宜闲雅真率,饮杂糅宜逡巡却退。”这些名言主要阐述的是:
A:酒宜多饮
B:贪杯误事
C:饮酒的礼法
D:以酒交友
E:以酒为生
F:为酒做广告
正确答案:C
下面哪种说法说明了可以通过饮酒识人?
A:《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皆然。”
B:王充《论衡·言毒》:“美酒为毒,酒难多饮。”
C:清人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对酒毒有着极为清醒的识见:“贞洁之人,以酒乱性;力学之人,以酒废业;盗贼之徒,以酒结伙;刚暴之徒,以酒行凶。凡世间败德损行之事,无不由于酒者。”
D:贪杯误事
正确答案:C
现代人学习才艺的目的是什么?
A:古代是“学成武武艺,售与帝王家”
B:现代是既为生存手段,更是修身养性的法门
C:艺高人胆大,但要用之有方
D:升官发财
E:光宗耀祖
正确答案:B
第十四章
多选五造成王羲之为政悲剧的个人原因有哪些?
A:恃才傲物
B:口是心非
C:妄自尊大
D:刚愎自用
E:弄虚作假
F:欺上瞒下
G:才高招嫉
H:官场复杂
I:不务正业
正确答案:ABCDE
多选五庾翼落马的故事对当今职场中人的启示是
A:听从领导
B:服从组织
C:做事尽心尽力
D: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E: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F:不择手段讨好上司
G:重在讨丈母娘好女朋友喜欢
H:驾驶技术要过硬
正确答案:ABCDE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