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在心理学中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意象?

发布时间:2020-07-11 12:55:53

意象在心理学中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意象?

网友回答

1什么是意象?
   记得最初去讲授意象对话初级班时,学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当时,我说了十几分钟,大家也不明白。于是,我说:“请大家闭上眼睛,自然地等待,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一所房子,它可能是你见过的,也可能是没见过的。”几分钟后,大家睁开眼睛,纷纷报告自己所“看”到的房子。我说,这就是意象!所以,今天回答这个问题,也同样如此,你可以给自己指定一个名词,什么桥啦!汽车啦!当这个形象比较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时,就是你所看到的意象。意象的产生有两个小特点,一是你主动开始寻找的,二是脑海中的图像是自然呈现的。比如,你可能会说,我想“房子”,然后出现的就是“我家的房子,一模一样”或者说看到的就是某处现实的一所房子。这种情况我们会进一步追问,你仔细地去看,看看和现实的房子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时就会发现,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这才是你所看到的房子意象。而不是现实的记忆呈现,或经过思维构建的图像。
  理解意象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和“想象”进行区别。想象,也是我们人所固有的心理能力之一,一般我们想象的时候,都是有沉浸在想象出的一种氛围中,并追随着想象的内容,当7a64e78988e69d8331333330333062想象停止时,都会认为是虚幻的。而意象则是主动的开始,并且对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地体验和觉知,当意象停止时,会因引起你的注意和探索。比方说,你想象吃一顿“大餐”,你会淋漓尽致地充分想出那些吃的、喝的,仿佛想什么就能来什么。而同样是用“大餐”来做意象,则是等待头脑中大餐的出现,出来什么就是什么(一般这时来访者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跟自己之前的想象会不一样),你对呈现出来的东西有什么样的感受(最基本的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为什么会出现令你意外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解释不过瘾,下面还有一段比较像“教科书体”的答案,供你参考。
  “意象”就是主动的在人的头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及画面中的具体内容。有时候,画面是人头脑中不经意出现的,当你主动去捕捉和再现它时,也可以视为意象。梦境虽然是自动产生的,但也可以视为意象。对于这些情形的出现,我们就说,你看到了意象。这是对意象狭义的描述。
  那么,什么是广义的意象,这里分两类情况。一类是,画面没有具体内容,比如只有味道、声音、氛围、感觉等等,即没有具体的图像,但感觉上存在;另一类是包括现实中的所有物体、行为、情感等等,即我和世界都是意象,一切皆为意象。
  一般来说,在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方法中,采用狭义的意象,即我们能在脑海里浮现的、清晰的具体的内容。如果非要给意象下一个定义,这里的“意”可以理解为人的意志活动或人的潜意识活动,“象”即为“意”的具象,“意”的具体表示,或者看做“意”的象征性表现。合在一起,就是说现实中看不见的人的潜意识活动,通过脑海中的具体画面内容来感受到或看到的形态。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意象,与文学批评、艺术鉴赏等其它学科中的“意象”一词都是有区别的,这里的“意象”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表述。
  我找的你参考一下

网友回答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1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扩展资料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象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象 (汉语词汇)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