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称为史学双璧的是哪两部著作,史学双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10 05:50:07

我国被称为史学双璧的是哪两部著作,史学双壁是什么?

网友回答

史学双璧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1)《史记》 出身于史官世家的东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迫害之后,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完成了被后世推崇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 与孔子修编的《春秋》不同,《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全书130卷,约52万余字,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五大部分,计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按帝王的世序记叙了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政治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按世代年月排比并列了历史大事。书,对古代有关经济、文化、水利、天文、历法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世家,则是诸候王的国别史和家族史。列传,为社会上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传记。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主体结构。因《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大事,故后人将这种体例叫做“纪传体”。 司马迁在《史记》中敢于冲破一些封建正统思想的樊篱,其远见卓识为后代史官所难以匹敌。司马迁运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反对神学思想,揭露迷信方术的昏庸愚妄,否定“天命”论。他注重于从经济上着眼来分析社会发展,把社会看成和自然界一样有规律可循。司马迁敢于正视历史现实,并不一味地为汉帝国歌功颂德,而是一针见血地批判汉朝帝王及官吏的本质。相反,司马迁却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以及游侠、倡优、屠夫、卜祝等下层人物表现出极为同情的态度。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司马迁最先给予高度评价。因此,爱憎分明,热爱人民,是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表现。 (2)《资治通鉴》 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 除《史记》与《资治通鉴》外,在泱泱中华的文明史上,各朝代都不断修纂正史,一脉相传的《二十四史》,篇幅浩繁,计有3516卷,近2000万字,其体系之完备周密,内容之博大精深,在世界史上绝无仅有。

网友回答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
  扩展资料《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
  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记载。在文化方面,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
  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也有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