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54: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米娜问题。
骆家辉:一英里梦想
提到61岁的骆家辉,总有两个离不开的话题,一是他的华裔血统,二则是“美国梦”。
“100年前,我的祖父乘蒸汽船到了美国华盛顿州。他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到了州长的房子里。”“我的父亲骆荣硕在二战爆发前加入美国陆军,战后回到西雅图,开了个小杂货铺,在美国扎下根来。”这是骆氏家族的转折点,也是他整个人生的开端。
骆家辉1950年出生于西雅图,上幼儿园前,骆家辉还不会讲英语,因为家里人只说台山话;在幼儿园时,他还因为不爱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员打了手板。现在,他喜欢喝星巴克的摩卡咖啡,有时还亲手调制,并用流利的美式英语与记者畅谈咖啡文化。
1968年,骆家辉考上耶鲁大学。几年后,又取得了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因为出色的法学教育背景,骆家辉受聘在华盛顿州金县的检察院办公室工作。1982年,成功竞任华盛顿州议会众议员。1996年更是以58%的优势选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州长——而该州只有约5%的亚裔人口。这也是骆家辉第一次完成他的家族百年来的“一英里梦想”。“骆家辉就是美国梦的主角。”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此评价骆家辉的当选。时隔12年,这一评价被另一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重新复述了一遍。“骆家辉懂得‘美国梦’,他令‘美国梦’鲜活起来。”2009年,已离任州长近6年的骆家辉正式宣告复出,就任奥巴马政府的商务部部长。
“我的成功,大概要归功于我的家庭教育。”骆家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我们家庭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视教育。作为第二代移民,我的父母从祖父那里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华人在美国创业的艰辛,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影响了我。我对自己的华裔身份非常自豪。”
在华盛顿州长任上一年多后,骆家辉才和祖先的家乡第一次发生了联系。1997年10月,骆家辉以私人身份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借道香港回台山祭祖。对新任州长的骆家辉来说,这多少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他和夫人先乘车来到了水步镇,再按照台山的习俗,下车扛着大烧猪,点了香烛拜祭祖先。对骆家辉来说,返乡祭祖,也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另一个开端。从这一年开始,骆家辉开始为中国高层所熟知。他在北京受到了江泽民的接见。在骆家辉访华之前,中美关系正处在由低谷趋向缓和的敏感期,他的寻根之旅,也因此被媒体评论为“中美关系融冰的一次试探”。《香港商报》则报道说,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高官几乎每次访美时,都会与骆家辉见面。也许,这种源于血统的关系,使得骆家辉成为中美两国关系特殊的“润滑剂”。
骆家辉言谈温和,态度理性,尤其注重家庭生活,完全符合传统的在美华人形象。但一旦涉及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问题,他的言谈就会变得格外谨慎。骆家辉说过:“我以我的中国血统而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骆家辉曾感慨地回顾了自己年少时如何想做“标准的美国人”而挣脱中华文化影响的心路历程。整个青少年时代,他既要面对教师要求的“美国化”,又要面对父母的“努力往同拉”——有的时候,骆家辉希望自己的午饭能像美国同学一样带烤苹果派,而不是米饭。他挣扎得非常痛苦,甚至为此和父母关系紧张。成年以后,他才开始在热爱美国的同时,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他意识到,亚洲移民因为人种原因,很难像大部分欧洲移民那样被完全同化,华人实际上永远摆脱不了“美国人”前面的“华裔”二字。
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的言谈和行动,相信会一直伴随着骆家辉的外交生涯。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骆家辉的祖父起,他的家庭就扎根美国,三代的努力为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他的成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和奥巴马的成功之路类似,骆家辉从政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少数族裔身份,因而他能在亚裔人口仅占5%的华盛顿州当选州长。
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骆家辉回中国寻根,而完全按照家乡台州的习俗祭祖的行为赢得了包括中国高层在内的故乡人的赞誉。
D.华裔血统使骆家辉在中美交流活动中具备了特殊的优势,可能是这种优势让他在中美关系的敏感时期起到了改善两国关系的作用。
E.本文记述了骆家辉的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了他同时受中美两国文化影响的特点,在世界逐渐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他的经历值得关注。
2.请根据传记内容,简析标题“一英里梦想”的含意。(6分)
3.骆家辉说“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骆家辉为祖先自豪的原因是什么?骆家辉为美国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他自认为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6分)
4.从幼年到成年,骆家辉对中美文化的态度,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些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
1.答E, 3分;答D ,2分;答C,1分。
2.①骆家辉的祖父刚到美国时在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家距离华盛顿州州长的官邸不到一英里。②骆家辉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意味着他的家族三代人用100年时间取得了在美国的成功,跨越了象征性的一英里。③他的“一英里梦想”是美国梦的鲜活体现;所谓“美国梦”就是无论你来自哪里,什么出身,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功。(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自豪的原因:家族艰苦创业、追求并成就梦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作出的贡献:担任检查官、法官、州长,商务部长,奉献美国人民,促进中美关系发展;自认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的原因:热爱美国文化,接受美国教育,维护美国利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历程】①幼年,接受的是中国文化,说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抗拒美国文化;(2分)②青少年时代,向往美国文化,又受家里中国文化的影响,内心痛苦挣扎;(2分)③成年后,在热爱美国的同时,也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2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启示】【观点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文化融合是世界大趋势,主动融入自己生活社会的主流文化,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骆家辉在美国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观点二】融合虽然是国际大趋势,但每个人应该有自己文化上的根。骆家辉政治生涯的发展得益于他特殊的身份,和他主动采取的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根的行动。【观点三】各民族文化差别较大,应求同存异,不同文化和谐共生。骆家辉政坛的成功在于他接纳了美国文化,又守住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个人发展和两国交流的价值。(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理解、概括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作品作品内容、作品结构、作品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本题中,A项说是“三代人的努力”,错:既说“从祖父起”“为骆家辉”打基础,就不能包括骆家辉,因而是两代人的努力。B项说骆家辉的成功“得益于少数族裔身份”,错。原文第5自然段开头已明确指出,“我的成功,大概要归功于我的家庭教育”。C项的相关内容在原文第6自然段,该项“完全按照”、“高层赞誉”的说法在原文中并没有明确。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不光要注意“一英里梦想”是文章标题,更要确定文本中与“梦想”和“一英里”相关的文字。文本第二自然段有“这户人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到了州长的房子里”这样的文字,据此分析,可知这喻示着从当佣人到当州长的过程。文本第4自然段又提到“一英里梦想”,这表示他家通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成功。紧接此处的下文还有克林顿对骆家辉的评论“骆家辉就是美国梦的主角”一语,可据此分析其同“美国梦”的联系。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有三问,答题时要逐问加以回答。对于“自豪的原因”,可从家族的艰苦创业、受到的家庭教育、梦想的终于实现等方面分析;对于“做出的贡献”,可从先后担任的职务、为美国人民的服务以及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对于“百分之百自认是美国人”的原因,可从热爱美国文化,接受美国教育,维护美国利益文中反映的他对美国文化的态度、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维护的利益等方面分析。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题有二问,对于第一问,可根据文本内容按“幼年——青少年——成年”的顺序作答。对于第二问,可主要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心理差异、政治体制差异等方面分析。但必须注意,观点要正确、明确,要以骆家辉的事例即文本为据,语言要通顺简明。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