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11 04:59:53

中国人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网友回答

一、袁隆平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强,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他设想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方法,来代替人工去雄杂交,生产杂交种子。
  袁隆平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通讯》1966年4期杂志上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对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二、钱学森
  1955年10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社会主义祖国,并于1958年10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尽管当时人力、物力等条件很差,但他以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满腔热情地投入我国国防尖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我7a64e59b9ee7ad9431333366303738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三、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3岁那年,一个人到西湖新学报名上学,误将年龄“十四”岁填入了姓名栏,又没有钱再买份报名单,无奈他将“十”字添上几笔,便成了他的姓“李”,这样,姓名栏便写成了“李四”,又在“李四”后面添了个“光”字,这样李仲揆就变成了李四光。
  李四光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化石、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
  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
  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国出席第 18届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地质力学这一由中国人创立的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四、詹天佑
  詹天佑是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
  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五、刘翔
  刘翔是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室内世锦赛冠军,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跨栏国际级健将运动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刘翔是中国田径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保持11年的世界纪录,并打破奥运会记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袁隆平
  百度百科-钱学森
  百度百科-李四光
  百度百科-詹天佑
  百度百科-刘翔

网友回答

詹天佑修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铁路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百: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度
    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知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是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修建的好坏,直接道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修得不好,外国人回讥笑中国人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答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