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红叶读后感四百字。,血凝红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2020-07-09 11:55:24

血凝红叶读后感四百字。,血凝红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网友回答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血凝红叶.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共产党党员的故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赵一曼也走了一条冲出封建家门、入校接受新思想、到国外学习、回国搞革命活动之路.她13岁时父亲去世,哥嫂对她多方管制.为了少惹是非,哥嫂将她收集的进步书刊付之一炬,并准备将她嫁出去了事.她激愤之中吐了血,用“一超”的名字发表了要求脱离家庭的宣言.她不仅自己不缠足,还用菜刀剁烂了裹脚布和小尖鞋,并组织了“妇女解放同盟会”.母亲想用做女红的方法收敛赵一曼的心,让她学绣花,然而她9个月内没绣出一朵花,反而利用这个时间读了很多革命的书籍.
  在中华民族谋求自身解放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赵一曼烈士堪称巾帼英豪,也堪称民族英雄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后来,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不断创新,强大,因为落后就要挨打,但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不再有这种事情发生.让我们努力起来吧!

网友回答

《血凝红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运用了拟人、比喻、联想、反问等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用凄凉的环境描写反衬出赵一曼精神的坚强,在苦难中的高洁气节在困境里她的精神的夺目和美丽,英雄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值得敬佩。
    1、拟人修辞手法: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
    2、比喻修辞手法: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3、联想修辞手法: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4、反问修辞手法——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