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读,成语“秉烛夜读”和“炳烛夜读”哪个正确?
网友回答
炳烛夜读
出处: 题名: 说苑·卷三建本
所属文学时期: 秦汉文学
所属朝代: 汉代
作品体裁: 记叙文
内容摘要
汉朝学者刘向采集传记百家,正史杂著所载古人行事之迹,编成君道、臣术、建本、兵节、贵德、复恩等二十卷,“欲以为法戒” 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本书广征博引,文字生动。其中所记录的大量故事传说和寓言,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不仅对于历史科学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而且也对中国文学,如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具有代表性。
编辑本段原文: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⑨问于①师旷e68a84e8a2ad7a6431333330363066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⑤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⑥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⑦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
编辑本段注释: ①炳烛:点燃蜡烛 ②于:向,对 ③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④戏:对……开玩笑 。⑤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⑥而,能够,又能。 ⑦昧,昏暗。行,此作并列、行列。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⑧安:怎么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学习)呢?”平公说:“怎么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呀?”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呀!我是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火把的明亮。点燃蜡烛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好啊!”
含义:
好学,总不嫌晚。师旷对晋平公说的一番话,对任何时期,任何年代想要学习的人都是忠言激励。如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过去学会学精的东西,今天并不一定适用、贴合;今天出现的新事物,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解。社会在不断进步,竞争尤其激烈,要迎头赶上,与时俱进,除了学习,增添新知识,增进新技能,没有别的再佳的选择。少年如此,壮年如此,老年也不能例外。古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例如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一些年岁较大的人,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往往感到不很习惯,甚至反感。这中间,情况是复杂的,但是,对当今社会新生事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不足重视,不去接触乃是主要原因。所以遇到问题,困惑多多,就如师旷所说的,不去取得炳烛之明,容易陷入昧行。道理: 1.读书学习无论对什么人来说都有益。
2.读书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有没有心
3.要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
4.活到老学到老。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希望能帮到你!参考资料:百度
网友回答
秉烛夜读【bǐng zhú yè dú】
炳烛夜读【bǐng zhú yè dú】
两个都正确,常用的是“秉烛夜读”,在“秉烛夜读”的成语出处中原字是“炳烛夜读”。两个词zhidao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