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春秋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03: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阳台春秋周熠  ①生活中总有不断变化的流行时尚,且无不打上时代烙印。就像一叶落而知秋那样,有些生活现象一望可知是什么岁月。如人人佩戴毛泽东像章,这必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又如人们烫发,全国山河一片“烫”,那肯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末。再如青年人染彩发,则这两三年的事,且眼下风头正劲。还有城市居民的封阳台,这也是近些年的家居时尚。然而我至今未封阳台。  ②为什么要封阳台?无非是时尚、漂亮、干净,也相应增加了居室面积。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有一利必有一弊。最明显的问题是,影响光线,限制视野,阻碍空气流通。一句话,花钱买个自我封闭的笼子。一位社会学家说,现代城市是个大笼子,城中的楼房是个小笼子,单元居室则是笼中之笼。那么封了的阳台岂不是又把这小小笼子的一扇窗给遮档了吗?封闭的阳台自成一统,恍若琼楼,或静卧或放歌,何等悠然自得。只是我以为,不封阳台随其自然,开阔敞亮,好风可自至,明月不须期,晴天观日出,下雨读风雨,似乎更合天然情趣。  ③不封阳台,虽然浮尘多了些,可通风透光谁比得了。在春夏秋不冷不热之时,特别是下雨的日子,静静地仰靠在阔椅上,听雨听风好是自在。雨丝长长地从高窗落下,便有烟一般的水墨图和清润的水腥味儿。淡蓝的雨丝儿随风一颤两颤,便洇在了放于护栏之上的花草上,沙沙沙沙,像春蚕食叶,像鱼儿潮水。再一会儿花儿就像新浴的美人脸,红润得动人了。若是刮起了扭劲风,细细的烟雨上了头脸,那身心就也湿了。《红楼梦》里说的“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想必就近于此种意境吧。至于月夜在阳台望星读月,那也是诗意熏人的。看过新闻联播,在阳台茶几上小备一壶菊花茶、半瓶葡萄酒、几牙月饼与脆枣,就足以赏月起兴了。暮色沉沉中,东天一亮,又大又圆的月悄然亮相了,就可细致体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慢慢地就又见那“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月移花影上栏杆”的梦幻动画来。葡萄酒蘸着明月有一口没一口地品着饮着,身心松松地好是舒坦。月上中天,天青一碧,浩空无云,心里越发想把月中若有若无的影痕看个透彻,然而终是枉然。“斫却月中桂,清辉当更多。”可那吴刚的力气太小,一个人如何砍得了500丈高的桂树呢?一片薄云经秋风吹动,轻纱般遮上月儿的半边脸,阳台上起了飒飒的秋声隐隐的寒意。遥想又高又深的广寒宫里的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还是人间好,热妻美酒都不少。这么想着的时候,赏月成了催眠,阳台成了凉床,月饼下肚,酒意来了,心也圆了,悠悠地迷糊起来……  ④而阳台使我更添兴趣的是,把它改装成瓜棚豆架。春天,我在两个盆里塞下几粒南瓜和牵牛花的种子。春温上升春苗争长,顶着两片绿叶的的瓜苗在春阳里甩出了嫩泛的龙头,牵牛花也挑着紫茎开始爬上来了。因通风透光水土好,长势甚旺。到五月南风吹时,阳台上已是一汪青翠。团团绿阴里,黄的南瓜花和紫凝的牵牛花,迎风点头,色香动人,生机勃勃。那牵牛花可是不安分,半架阳台盛不下它,将一枝开着紫兰花的龙头窥探到人家阳台。正所谓“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呢。从夏至秋,早间晚间,置身于阳台的瓜架之下,半隐半露,满目青翠,通体清爽……待中秋一过,瓜叶转黄,疏疏淡淡,渐次地“草木摇落露为霜”了。至入冬,乃一夜霜风凄紧,瓜叶零落。严冬里除了偶尔享受阳光和赏赏飘雪放飞一下心情,那儿是无声的枯寂和乏味的的漫长……  ⑤然而,无论怎么说,开放的阳台对于我总是有诗意和吸引力的。何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必须早点总结一下,想一想,下一个春天的阳台怎样包容八面来风而更青春更深湛。(选自《散文选刊》2005年第12期,有删改》(1)第①段讲述的三个事例,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不封阳台的原因是什么?请整合文中语句,分四点作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更青春更深湛”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春夏秋不冷不热之时在阳台上听雨听风好是自在,可是严冬时节“那儿是无声的枯寂和乏味的漫长”由此可见,不封阳台弊大于利。B.“那牵牛花可是不安分……窥探到人家阳台”,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牵牛花的活泼可爱。C.“而阳台使我更添兴趣的是,把它改装成瓜棚豆架”,这说明作者更注重实用性,希望从阳台那里收获一些瓜果。D.作者巧用古诗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与诗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E.文章从三个打上时代烙印的流行时尚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第③段对夜晚在阳台上望月的描写,更抒发了希望亲人团圆的愿望。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①内容上,说明生活中那些不断变化的流行时尚,无不打上了时代烙印。②结构上,引出下文,为自己不封阳台、不赶时尚作铺垫。(2)①随其自然,开阔敞亮,更合天然情趣。②通风透光,可听风听雨赏月。③能在阳台上种植花草蔬菜,夏天使人通体清爽。④开放的阳台是小小“笼子”的一扇窗,充满诗意。(3)让自己的阳台更富有青春活力,更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4)B、D(A项,“不封阳台弊大于利”错,因为那种枯寂和漫长只是暂时的。C项,“希望从阳台那里收获一些瓜果”错,作者只希望在开放的阳台那里享受绿阴和清爽。E项,“更抒发了希望亲人团圆的愿望”错,原文无此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