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的青雾浮...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08: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上文中标有方框的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一组是[  ]A.淡淡  静静  薄薄  弯弯B.薄薄  淡淡  静静  弯弯C.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D.静静  淡淡  薄薄  弯弯(2)文中破折号所表示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  ]A.转折B.语意中断C.递进D.解释(3)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  ]A.月光下的荷塘B.月下荷塘的荷与树木C.荷塘上的月色D.从荷到树(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B.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C.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的恬静的心境相吻合。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5)“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们分别指的是[  ]A.满月与淡淡的云。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C.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6)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7)这段文字共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网友回答

答案:1.C;2.D;3.C;4.C;5.C;6.A;7.A;解析:(1)此题考查对运用叠音词效果的理解。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静静、薄薄、淡淡、弯弯”等叠音词,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2)此题考查破折号的用法。注意弄清破折号的作用及效果。此处主要用比喻的例子来解释“好处”的状态程度。(3)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可抓住描写的地点(荷塘)、主要景物(月色)等信息来概括。(4)此题考查对课文关键句和关键词的理解。注意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理解。(5)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注意比喻的组成:本体、喻体、喻词。此处要注意本体的体现。(6)此题考查修辞手法。B、C两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只有A项和例句一致,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7)此题考查文段的层次关系。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容衔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