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雪中的小道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5 07:42:27

  藏在雪中的小道
  ①一夜大雪,道路消失。
  ②他必须从这里出发,到对面的村庄去。他的身体越来越沉重,步伐越来越急促。他背在肩上的食物,发出相互拥挤的摩擦声。这声音像风吹雪枝儿。又像小兽们踏雪而过,时而呜呜,时而沙沙。他开始觉得这种声音美妙,此时此刻听来却像磨刀的声音,随时都可能割他的皮肉,剜他的心。这是一把锋利的刀。割过之后才让他感觉疼痛,持久而深入。
  ③他必须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积蓄应有的能量。他倚在雪坡上,利用雪坡的支撑。艰难地放下勒住肩胛的背篓。脚下的雪,被他糟蹋得一片狼藉。他望着远处,起伏的雪坡上出现一个偌大的彩虹桥。他激动万分,庆幸自己遇到了少见的吉兆。彩虹预示吉祥,这是他的祖母告诉他的。彩虹是藏在心中的最美的童话。当童话成为现实的时候,他没有扑过去,而是长久地凝望。
  ④那一片雪,真的很美!他似乎听见有人在林子里发出感叹。他朝着感叹声传来的地方眺望,却什么也没有。周围是那么寂静。一转眼,那道彩虹消失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像天空撒向大地的传单
  ⑤他需要补充体能,可随身携带的食物几乎吃光了。他多次将手伸向背篓,又在犹豫中退缩回来。他给自己发出最后一道指令:必须赶在天黑之前,看到远处村庄的炊烟。炊烟是雪村的希望。
  ⑥这是一个意念中的村庄。那里有一位老人和一只使命感特别强烈的狗——它已经无数次穿梭于村庄与小镇之间。可是现在,它病了,已经不能在茫茫的雪原里行走。尽管它已经尝试好多次,最终还是被老人抱在怀里,老人一点点从雪地里爬回小屋。这是雪原里最后一个村庄。能走的,都走了。只有这个孤寡老人决定留下来,守卫家园。他说,人类建造村庄,就是为了让村庄永远活着,这样人类才可以永远活着。
  ⑦天光越来越黯淡,只有雪光在各处跳跃,譬如在树枝上,踩踏一大片雪;譬如在雪坡上,又制造了一段屏障……他清楚,那些美丽的风景,恰恰是想埋葬他的陷阱。也许他踏入那些陷阱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能告别明天。而远处的雪村,也在这个早已彼人遗忘的雪原中,成为后人追寻的遗迹。
  ⑧他真的掉进了一个雪窟窿里。好在他抓住了雪窟窿边缘的那棵酸枣树。一根残皓的刺儿深深地扎进他的手心。血流淌着,又凝固了。
  ⑨他似乎有点失望。他真的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能够顺利地抵达雪村。
  ⑩他突然看到一只雪狐,从雪坎的另一边跃起。它那一双明亮的眼睛,仿佛时光隧道里的探照灯,照亮了一条小道。这是一条暗藏在雪地里的小道。拂去上面的积雪,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人爬过的痕迹——一定是守护雪村的老人!他寻觅雪狐窜过的痕迹,一步步艰难地向着雪村迈进。
  ⑾一条美丽的雪中小道,它避开了所有的陷阱,指向微弱的灯光!这灯光是生命的光亮,是村庄赖以生存的光亮,它在一条雪中小道上闪烁。
  (包光潜/文,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0期,略有改动)
  【阅读笔记】
  1.通读全文,说说“他”在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⑥段加点的几个字能否删去?
  4.第⑥段“人类建造村庄,就是为了让村庄永远活着,这样人类才可以永远活着”,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网友回答

答案:1.负担沉重,体力消耗大,缺少食物;光线越来越暗,大雪使道路消失,雪地里危机四伏;掉进雪窟窿,迷失方向。(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宜采用短语式,精短简练)
  2.景物描写。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大的特点;渲染寒冷气氛,烘托人物孤独、无助的处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等)
  3.不能删。因为这个村子只剩下一位老人,不能算名副其实的“村庄”;“意念中的”几个字突出了老人坚守的信念和意志,突出了“村庄”在他心中的分量。
  4.示例:人类建造村庄,是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人类繁衍生息,村庄就会充满活力;如果人类离开村庄,村庄就会消亡,人类也将难以正常繁衍生息。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类与村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