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03:58

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人员在生物实验中碰到的有关颜色异常的问题,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 mL双缩腺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微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原因是:               。 (2)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②                ;③                。 (3)某实验人员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各成分比例适中,取材良好,制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中,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   ①                            ;②                                        。 (4)在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组装置(包括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量相同),一组放在遮荫处,一组放在向阳处,结果后者植株首先出现褪绿现象,这说明                                                      。 (5)室温下,在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煮沸后冷却的唾液,再滴入1滴碘液,溶液立即变蓝色,接着加热煮沸溶液,此时蓝色褪去,并变成棕色,冷却后又变成蓝色。若排除酶的影响,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碘液在高温下失去了使淀粉变蓝的作用;  ②                                   ;③                                       。

网友回答

(1)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  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时,部分细胞破损    (2)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③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了层析液    (3)①棕色的广口瓶换成无色的广口瓶   ②应放在光线较强处    (4)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多,受到的危害重    (5)②淀粉在高温下失去了遇碘变蓝的特性    ③常温下碘与淀粉作用产生的蓝色生成物,在高温下发生了性质变化呈现棕色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