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农业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消费者对品质、营养

发布时间:2020-08-07 08:32:34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农业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消费者对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等。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哲学依据。(2)试分析党和政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政治学意义。(3)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

网友回答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的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区域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等实际问题出发,国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不少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农业结构性问题凸显,它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和巩固,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和国家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2)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独立自主。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国家积极履行经济政治职能的直接体现,它有利于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农村长期繁荣稳定。③只有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①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③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④提高农产品质量。解析(1)要注意把材料信息与哲学考点紧密结合,进行具体分析即可;(2)要从政治学角度链接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政治意义;(3)要联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找准我国现阶段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