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酸性和哪种酸接近,路易士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发布时间:2020-07-09 19:35:35

硼酸酸性和哪种酸接近,路易士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网友回答

硼酸属于弱酸,而且有消毒防腐的作用,因此在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后要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5%).目的有二:1,治疗强碱溶液对皮肤的烧蚀;2,中和皮肤残余碱性物质,防止水蒸发后强碱进一步烧蚀皮肤. 最主要的还是医疗目的. 由于硼酸的医疗作用是其他酸所不具备的,因此不能使用其他酸.强酸自不必说,醋酸等弱酸也不可替代硼酸的地位. 根据硼酸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反应方程式, 3 NaOH + H3BO4 → 3 H2O + Na3BO4 不过对于弱酸与强碱的反应,由于复杂,一般不写方程式的.所以上面的方程式仅供参考啊! 与硼酸相关的知识:一、硼酸的性质: 1.硼酸系无色、微带珍珠光泽的透明片状或呈细小晶粒,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无臭、味微酸后带甜味. 2.硼酸比重1.435(15℃)、熔点185℃,露置空气中无变化,加热至107.5℃时失水而成偏硼酸(HBO2): H3BO3→HBO2+H2O 偏硼酸再热至150~160℃时则又失水而成焦硼酸(H2B4O 7): 4HBO2→H2B4O 7+H2O 3.硼酸1克能在沸水4毫升、酒精18毫升、甘油4毫升中溶解.硼酸的酸性很微弱,1:50的水溶液以石蕊试纸检定,呈弱酸性反应. 注 1.偏硼酸、焦硼酸都是三价硼的含氧酸. 二、关于硼和硼酸:硼酸 化学式H3BO3或B(OH)3,分子量61.83 硼,BORON,源自硼砂borax和碳carbon,1808年发现,硼是一种非金属,以硼砂(四硼酸钠)和硼酸著称,后者是起清洁杀菌作用,对眼睛有益处的一种酸.美国的各种工业每年对硼的需要量,都在240,000t以上.在农业上,硼既可制成肥料,也是一种很好的除草剂. 尽管人们很久以前就和硼打交道,如古代埃及制造玻璃时已使用硼砂作熔剂,古代炼丹家也使用过硼砂,但是硼酸的化学成分19世纪初还是个谜.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Sir Humphry Davy,1778—1829)在用电解的方法发现钾后不久,又用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硼的方法制得棕色的硼.同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Joseph-Louis Gray-Lussac,1778—1850)和泰纳(Louis Jacques Thenard,1777—1857)用金属钾还原无水硼酸制得单质硼. 硼被命名为Boron,它的命名源自阿拉伯文,原意是“焊剂”的意思.说明古代阿拉伯人就已经知道了硼砂具有熔融金属氧化物的能力,在焊接中用做助熔剂.硼的元素符号为B,中译名为硼. B不与盐酸作用,但与热浓H2SO4,热浓HNO3作用生成硼酸: 2B+3H2SO4(浓)==2B(OH)3+3SO2↑ B+3HNO3(浓)==B(OH)3+ 3NO2↑ 硼酸的性质 (1)H3BO3是白色片状晶体,微溶于水(273K时溶解度为6.35g/(100gH2O)),加热时,由于晶体中的部分氢键断裂,溶解度增大(373K时溶解度为27.6 g)(100gH2O)). (2)H3BO3是个一元弱酸,Ka=5.8×10-10,它之所以有弱酸性并不是它本身电离出质子H+,而是由于B是缺电子原子,它加合了来自H2O分子中OH-的(其中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向B原子的空的P轨道上配位)而释放出H+离子. (3)硼酸的这种电离方式表现出了硼化合物是缺电子特点.所以硼酸是一个典型的路易士酸,它的酸性可因加入甘露醇或甘油(丙三醇)而大为增强,例如硼酸溶液的pH≈5~6,加入甘油后,pH≈3~4.表现出一元酸的性质,可用强碱来滴定. (4)硼酸和甲醇或乙醇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硼酸酯,硼酸酯在高温下燃烧挥发,产生特有的绿色火焰,此反应可用于鉴别硼酸,硼酸盐等化合物. (5)硼酸加热脱水分解过程中,先转变为偏硼酸HBO3,继续加热变成B2O3. (6)在同极强的酸性氧化物(如P2O5或AsO5)或酸反应时,H3BO3被迫表现出弱碱性.

网友回答

路易士,1885年2月7日生于美国中西部的白索克镇,母亲原籍加拿大,父亲是个乡村医生。18岁时,路易士离开美国中西部,考进东部的耶鲁大学,因经济困难,曾中途辍学,到新泽西州和巴拿马等地从事过一些杂差,然后在纽约的“欧洲译文社”任助理编辑,后来又回到耶鲁大学,并于1908年结束全部学业。1910年以后,曾先后在旧金山、华盛顿的几家报馆和杂志社工作过。1920年,他的长篇小说《大街》出版,引起巨大的反响。接着,他又写成《巴比特》(1922)和《阿罗史密斯》(1925)。这三部小说被认为是他的最优秀之作。其中《阿罗史密斯》曾获192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但他拒绝受奖。此后他又写了《埃尔默·甘特利》(1927)、《多兹沃思》(1929)等长篇小说。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缺乏深度,写作技巧也大不如前。1951年月1月10日逝世于意大利罗马。
  20世纪初期,美国有一部分作家打破了把乡村生活田园诗化的传统,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乡村生活。这一文学现象被称为“乡村的叛逆”,路易士是它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以乡村和小市镇生活为题材。
  《大街》的女主人公卡罗尔与丈夫威尔·肯尼科特来到明尼苏达的戈弗草原,发现生活平庸而乏味,人们安于现状,对新鲜事物怀有固执的偏见。卡罗尔立志改造环境,为沉闷的生活带来生气和乐趣,但遭到大多数人的抵制,威尔对此颇不以为然。被路易士称为“乡村毒菌”的可怕的习惯势力扼杀了卡罗尔的热情。她在失望中只身离开戈弗草原,来到华盛顿,但两年之后又随前来找她的威尔回到戈弗草原,决心像大多数人一样地生活下去。《大街》揭示了小市镇生活的闭塞和保守,嘲讽了市民的偏狭、愚昧,也讽刺了知识分子的浅薄和软弱。由于路易士的这部作品,“大街”几乎成了美国社会保守生活的代名词。
  《巴比特》中的主人公巴比特是个经营地产的掮客。他家境富有,追求享受,有一天,他突然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想方设法去开辟新的生活天地。但他的行动遭到非议,他无力摆脱外界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作者把巴比特这一人物写得惟妙惟肖,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巴比特”这个词成了庸俗的市侩的同义词。不少评论家认为这部书是路易士文学创作的顶峰。
  《阿罗史密斯》反映了20年代美国医学界的状况。阿罗史密斯曾在乡间行医,也曾在城市的卫生部门工作,都因工作不顺利先后离开。最后他来到纽约的玛格克学院,希望能够专心从事有益于人类的科学研究,但那里同样存在着竞争,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使他感到压抑。后来有个地区发生传染病,他去试验他研究的噬菌体,不幸失败,妻子也死去。他回到玛格克学院,由于不能忍受第2个妻子频繁的社交活动对他的干扰,他离开纽约,来到一个农庄,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这部小说反映了两种对立的道德观念,对于医学的商业化及腐朽的社会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埃尔默·甘特利》刻画了一个灵魂丑恶、手段卑鄙、到处招摇撞骗的教士,揭露了美国宗教生活中的虚伪和欺诈。
  路易士一生写过20多部长篇小说,有的还被改编成剧本在舞台上演。他的主要作品有《大街》(1920)、《巴比特》(1922)、《阿罗史密斯》(1925)、《艾尔摩·耿特里》(1927)、《格定·普兰尼希》(1943)等。《大街》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畅销书”,据说先后印行了50万册,被译成多种欧洲语言广泛流行。
  路易士的小说很少以情节取胜,她的特点是对细节作详尽的描绘,采取夸张的手法,达到漫画式的讽刺效果。美国当代的批评家一般认为他不是一个有独创性的艺术家,而是目光敏锐的观察家,文笔生动的新闻报道家,杰出的小说摄影师。美国中产阶级的言谈举止及精神风貌通过他那支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1930年,路易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得奖原因是“由于其描写的刚健有力、栩栩如生和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性格的才能”。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