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

发布时间:2020-07-28 20:54:07

解答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处时,沿直线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重新调整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到75cm处时,移动蜡烛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________(选填“正”或“倒”)立的实像.
如果此时透镜上落下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有何变化?________.
(3)当把蜡烛移到10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
(4)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________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把透镜向________移.
(5)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网友回答

解:(1)如图,蜡烛在20cm处,凸透镜在50cm处,物距为u=50cm-20cm=30cm,排除蜡烛在焦点上和在焦点以内,所以光屏上接不到像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在50cm处,当把光屏放到75cm处时,像距为v=75cm-50cm=25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小虫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另一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3)当把蜡烛移到10cm处时,凸透镜在50cm处,物距u=50cm-10cm=4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4)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向光屏的上方移动.为使像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5)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错后会聚,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