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20世纪世界史(冯玮)》章节测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12:02:32

超星尔雅学习通《20世纪世界史(冯玮)》章节测试答案

20世纪世界史导言(一)
1
以下哪一位被称为“日本的国民教师”:(A)
A、福泽渝吉
B、川端康成
C、大江健三郎
D、池田大作
2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谁的名言:(D)
A、泰戈尔
B、但丁
C、苏格拉底
D、赫拉克利特
3
《资本论》的作者是以下哪一位:(C)
A、亚当斯密
B、列宁
C、马克思
D、高尔基
4
资本论的核心理论是什么:(B)
A、挑战和应战
B、剩余价值
C、机会成本
D、压榨劳动力
5脱亚入欧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
6“常识”等于“知识”。(×)
20世纪世界史导言(二)
1
“现代汉语中的意译词语,大多数不是中国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出自(B)
A、沈力
B、王力
C、吕叔湘
D、徐思益
2
近代著名学者,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以下哪一位:(A)
A、辜鸿铭
B、王国维
C、李鸿章
D、余秋雨
3
“株式会社”的意思是:(B)
A、工会
B、股份公司
C、证券所
D、有限责任公司
4辜鸿铭认为:中国人其实是日本人,所有文字全来自于日本。(×)
5
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晚清“四大功臣”之一。(√)
20世纪世界史导言(三)
1
研究历史的“三元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A、史实
B、史料
C、史册
D、史家
2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中,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B)
A、绝对精神
B、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
C、从封锁走向开放
D、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3
以下那篇著作是汤因比的作品:(B)
A、《西方的没落》
B、《历史研究》
C、《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D、《拉丁和条顿民族史》
4
英语History源于:(C)
A、德语Geschichte
B、法语Histoire
C、希腊语Historia
D、西班牙语historia
5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动力是“绝对精神”。(√)
6第三个幕府时期,日本由开发国家转为封锁国家。(×)
20世纪世界史导言(四)
1
《俄国和欧洲》是谁的作品:(C)
A、斯宾格勒
B、洛夫斯基
C、达尼莱夫斯基
D、纳博科夫
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逻辑结论是:(A)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存
B、社会主义高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独立存在
D、社会主义独立存在
3
“亚细亚生产方式”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中央集权
B、按劳分配
C、农村公社
D、生产资料公有
4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
5北奈戴托?克罗齐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
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上)
1
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
A、《国家空间的成长法则》
B、《政治地理学》
C、《作为国民巨大源泉的海洋》
D、《科学的政治学》
2
地缘政治学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地缘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历史原因
D、国际政治原因
3
美国有关战后朝鲜安排政策经历的三个阶段,以下不正确的是:(B)
A、1945年5月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统治层意见分歧
B、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的俄国的战败
C、1945年7月16日“试管合金”试验成功后,美国统治层意见分歧
D、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扔下原子弹后的最终抉择19:57
4
1920年,哲纶首创用地理环境解释政治现象和事件是在哪本著作中:(A)
A、《关于地缘政治学体系的基本问题》
B、《现代的诸列强》
C、《生存形态的国家》
D、《政治战争的政治问题》
5哲纶是地缘政治学真正的奠基者。(×)
61905年日本人与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
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中)
1
1945年12月底,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决定由美、苏、英、中四国对朝鲜进行为期5年的委托统治的三个国家不包括:(B)
A、美
B、俄
C、苏
D、英
2
1950年7月31日,美国国防部提出的确立了三个越过三八线的前提的是:(D)
A、《生存形态的国家》
B、《关于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美国政策问题》
C、《乙巳保护条约》
D、《对朝行动方针备忘录》
3
三个越过三八线的前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A、美国能占领整个朝鲜
B、由联合国出面建立独立、自由和统一的朝鲜
C、朝鲜战争规模缩小
D、苏联不进行干预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韩国五大企业之一:(B)
A、LG
B、依恋
C、SK
D、现代
51948年9月9日,大韩民国成立。(×)
6中国军队越过三八线,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下)
1
关于《中美上海公报》,不正确的是:(D)
A、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B、双方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C、中方声明:决不做超级大国
D、中方不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金正日向美国提的三个条件不包括:(A)
A、不干涉朝鲜内政
B、帮助朝鲜政权平稳过渡
C、提供经济援助
D、从韩国撤军
3
当今半岛局势不包括:(C)
A、“核查”问题
B、美国、中国的政策
C、俄国势力
D、美国、中国的作用
4田中角荣是第64、65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51994年,朝鲜双方决定举行最高级会晤。(√)
阿以冲突(上)
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公元前928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两个王国,北方为以色列王国,南方为犹大王国
B、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C、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被犹大王国所灭
D、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
2
关于巴勒斯坦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位于欧洲西部地中海东岸
B、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C、扼两洋、三洲、四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要冲和战略枢纽
D、是约旦河和死海以西一个狭长地带
3
第三任国王所罗门的主要功绩是:(D)
A、联合
B、统一
C、定都
D、筑城、修建圣殿
4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东兴起,穆斯林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开始形成。(√)
5雅各,是以色列三大圣祖之一,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阿以冲突(下)
1
1990年中东和平进程的里程碑是什么:(B)
A、六五战争
B、海湾战争
C、黎以战争
D、巴勒斯坦战争
2
第五次中东战争的结果是什么:(B)
A、石油危机
B、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丧失了主要阵地
C、以色列新占领了6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
D、中东阿以关系的里程碑
3
1967年6月5日至1967年6月10日,发生的是第几次中东战争:(C)
A、第一次中东战争
B、第二次中东战争
C、第三次中东战争
D、第四次中东战争
4
1882年,俄国犹太人列奥?平斯克撰写的哪部作品正式拉开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帷幕:(D)
A、《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B、《犹太复国主义纲领》
C、《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
D、《自我解放》
51993年9月13日,“巴以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在美国白宫南草坪举行。(√)
6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的版图从1.4万多平方公里,扩大到2.0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巴勒斯坦面积的80%以上,使98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巴尔干火药桶(上)
1
何时南斯拉夫获得解放:(D)
A、1943年5月1日
B、1943年9月1日
C、1944年9月1日
D、1945年5月1日
2
关于“萨拉热窝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萨拉热窝事件”背景是奥斯曼土耳其爆发革命和塞尔维亚租等欲争取独立
B、“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萨拉热窝
C、“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是1924年6月28日
D、“萨拉热窝事件”涉及的人物有费迪南和索菲娅
3
巴以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重要的地理位置
B、优越的经济条件
C、复杂的历史沉淀的民族和宗教矛盾
D、大国对巴尔干地区矛盾的干预和介入
4巴尔干是指高出平原的地区。(√)
5南斯拉夫有6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巴尔干火药桶(下)
1
1995年1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主持签署的协议是:(C)
A、《稳定与联系协议》
B、《双边协议》
C、《波黑和平协议》
D、《合作协议》
2
科索沃正式宣布独立是什么时候:(D)
A、2005年5月17日
B、2007年2月17日
C、2008年5月17日
D、2008年2月17日
3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主要的三个民族不包括:(A)
A、阿尔巴尼亚族
B、穆斯林族
C、赛尔维亚族
D、克罗帝亚族
4
波黑宣布独立,内战即刻爆发是在什么时候:(C)
A、1993年4月4日
B、1994年3月3日
C、1992年3月3日
D、1995年4月4日
5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分别宣布脱离南联邦独立,并分别组建了自己的军队。(√)
61941年,南斯拉夫沦陷后科索沃被并入“大阿尔巴尼亚”。1945年7月,科索沃被并入塞尔维亚共和国,但尚未成为“自治省”。(×)
印巴冲突
1
民族主义的宗教政治哲学基本命题是:(B)
A、祈祷、节食、苦行
B、爱所有生命
C、西方世俗的博爱观
D、印度宗教的泛爱观相结合
2
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重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民族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是:(D)
A、民族的独特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的支柱
B、在民族文化中,语言先于一切
C、在民族文化中,语言先于一切
D、统一印度的三个阶梯(语言文字、民族感情、民族团结)
3
被称为“巴基斯坦国父”的政治活动家是:(A)
A、穆罕穆德?阿里?真纳
B、列雅格特·阿里·汗
C、古拉姆·艾哈默德
D、伊斯坎德尔·米尔扎
4
关于甘地主义和真纳主义,表述不正确的是:(B)具有以下两个特大:
A、甘地主张非暴力抵抗是最好的获得印度自主的方式
B、真纳主张只有离开宪法进行斗阵才能获得独立
C、甘地主张建立统一的印度民主国家
D、真纳则主张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51940年3月23日,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年会上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清真之国”)的决议。(√)
6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国家内,普拉沙德当选第一任总统,尼赫鲁蝉联总理。印度成为第一个拥有自己总统的英联邦国家。(√)
美国在“三对矛盾”中发展壮大(一)
1
关于19世纪的美国留给20世纪的美国的“遗产”,不正确的是:(B)
A、“西进运动”已临近尾声,全方位的领土扩张基本完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B、种族歧视不复存在
C、新老移民矛盾日益趋尖
D、政府腐败,左右政策的特权集团产生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阿尔佛雷德韦伯关于了解历史的几个层面的观点:(C)
A、历史过程
B、文明过程
C、改革结果
D、文化运动
3
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上任后的改革不包括:(D)
A、完善“谢尔曼法”
B、限制垄断资本主义
C、协调劳资关系,关注弱势群体
D、调整经济结构
4广义的“进步主义”改良是指作为政府政策的一次改良。(×)
美国在“三对矛盾”中发展壮大(二)
1
关于嬉皮土文化的特征或表现,不正确的是:(C)
A、与现实社会消极对抗;提倡以地理位置的迁移和精神的自我体验为中心的运动
B、主张“脱离”世俗社会,如实行“群居”
C、强调客观主义,支持客观世界的各种标准和介入,借助于麻醉剂、神秘主义,把自我引向一个经验世界
D、崇尚个人主义,对社会持冷漠态度,追求自我表现,自我享乐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美国宪法具有稳固性,虽然随时移势迁而增删,但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不变
B、美国宪法具有神圣性:宪法是联邦全部权威的根源
C、美国宪法精神中自由和平等的关系:自由指“天赋人权”,平等指“人赋人权”
D、1787年美国立宪时,“自由”和“平等”被写入宪法条文
3
著有《通论》的是哪一位英国经济学家:(D)
A、亚当·斯密
B、萨缪尔森
C、大卫·李嘉图
D、约翰?凯恩斯
4
“新保守主义”是谁的主张:(C)
A、肯尼迪
B、杜鲁门
C、艾森豪威尔
D、约翰逊
5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美国传统政治对国家干预的抵制。使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强有力的政府身上。新政使美国的国家职能真正趋于强化。(√)
6“五月花号公约”约定,在新大陆要使制定“保护宗教自由和公正平等的法律成为现实”。(×)
美国在“三对矛盾”中发展壮大(三)
1
美国民主制度的特征是:(A)
A、以代议制为基础的间接民主
B、人人生而平等
C、以议会制为中心的政治制度
D、普选制度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议会内阁制是指立法与行政合一,执政党首先是议会中的多数党
B、总统制是指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各自向宪法负责
C、在美国,选举是有宪法依据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监督政府的最重要手段
D、美国的政治生活和政府政策几乎不受选举因素的影响
3
关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不正确的是:(D)
A、宪政主义
B、联邦制
C、总统制
D、多党制
4
关于美国外交,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对立统一
B、美国外交理想主义路线的基本主张是指在对外关系问题上强调道义原则,主张维护和推动国际正义与进步
C、美国外交现实主义路线的基本主张是指制定外交政策最主要的依据是人民利益
D、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互动关系最初的表现形式是中立主义
5西方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主要有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
6《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萨缪尔森的作品。
美国在“三对矛盾”中发展壮大(四)
1
“民权运动之母”是以下哪一位:(C)
A、多萝西·海特
B、蓝丁格尔
C、罗莎?帕克斯
D、马丁·路德·金
2
美国移民的第一阶段发生在何时:时间:(D)
A、自英国向北美移民至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初至20世纪50、60年代
3
关于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及内政外交的新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经济增长影响政治参与
B、技术进步影响政策制定
C、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危机
D、建立和维持“世界新秩序”
41973年,布雷德利当选全美第一大城市纽约市长(×)
5《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是弥尔顿?戈登的作品。(√)
苏联“三次革命”和“三次改革”兴衰(一)
1
“战争引起革命”,1905年革命的导火索是什么:(A)
A、流血星期日
B、萨拉热窝事件
C、德军闪击波兰
D、苏联的雄起
2
2月革命后,列宁于1917年4月17日在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该报告于4月20日在《真理报》上刊载。这份报告是:(D)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3
1917年2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以什么为首:(C)
A、高尔察克
B、托洛茨基
C、克伦斯基
D、科尔尼洛夫
4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5十月革命前,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是推进现有政府的唯一团体。(×)
苏联“三次革命”和“三次改革”兴衰(二)
1
列宁去世后,布尔什维克党内就如何继承列宁遗志、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不正确的是:(D)
A、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
B、布哈林的“落后型社会主义论”
C、季诺维也夫的“工农联盟论”
D、罗斯福的“一国社会主义论”
2
苏联建立后的主要政策是:(C)
A、结束“新经济政策”,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B、建立共产主义
C、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推行“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新政策
3
“苏联”宣告诞生,建邦哪里:(B)
A、摩尔曼斯克
B、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C、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D、伏龙芝
4
关于俄国爆发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不正确的是:(C)
A、思想启蒙——革命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者的贡献
B、社会革命党的贡献
C、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集体主义意识:俄国社会结构及与之互为表里的民族意识
5在托洛茨基看来,列宁主义的真理就是“停止革命”。(×)
6苏联的建立粉碎了帝国主义干涉和高尔察克、邓尼金等为首的叛乱。(√)
苏联“三次革命”和“三次改革”兴衰(三)
1
“秘密报告”,即《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是谁的作品:(D)
A、斯大林
B、勃列日涅夫
C、契尔年科
D、赫鲁晓夫
2
关于“秘密报告”列举的斯大林“五大罪状”,不正确的是:(A)
A、虽遵守列宁处理党内斗争的原则和方法,却破坏法制原则
B、不遵守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C、采取一切可能手段增加自己的光荣和声望
D、性格恶劣,任性、专横、粗暴、傲慢、滥用职权,病态猜疑,自我吹嘘,缺乏最基本的谦虚
3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A、肯定:“个人崇拜”,坚定了斯大林体制
B、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C、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D、形成“解冻文学”,繁荣了文学艺术
4赫鲁晓夫改革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理论,缓和了“冷战”形成后的世界局势。(√)
51956年,苏联《真理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个人崇拜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
苏联“三次革命”和“三次改革”兴衰(四)
1
关于1988年苏共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不正确的是:(C)
A、确定苏共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重申苏共是社会的政治先锋队,实行党政分工
B、重提“一切权利归苏维埃“的口号,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把国家权力重心从苏共党的系统转移到苏维埃系统
C、修改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严格的任期制
D、引入权力制衡机制,强调法制原则
2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肯定性评价,不正确的是:(C)
A、在经济上进一步缩小了苏联和美国的差距
B、在军事上依靠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几乎和美国处于均势地位并与之灾全球争霸
C、推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即大国沙文主义
D、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实现了历代统治者的梦想
3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否定性评价,不正确的是:(A)
A、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B、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专权独断盛行
C、使严重腐败和贿赂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D、推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即大国沙文主义
4
戈尔巴乔夫提出实现“加速战略“的途径是:(D)
A、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现行经济体制
B、加速科技进步,彻底改革未来发展模式
C、加速科技进步,继续推行现行经济体制
D、加速科技进步,彻底改革现行经济体制
5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不能归因于戈尔巴乔夫“联盟政策”的失败。(×)
6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外交方面,从重塑大国形象到向西方“一边倒”。(×)
英国走向“第三条道路”的历程
1
英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C)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诺曼底登陆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开始扶持
2
印度首任总统是:(B)
A、扎基尔·侯赛因
B、普拉萨德
C、穆罕默德·希达亚·乌拉
D、瓦拉哈吉里·文卡塔·吉里
3
英国国歌是:(A)
A、《天佑女王》
B、《爱国歌》
C、《我的祖国》
D、《千年颂》
4英国工业总产量19世纪被美国超过。(√)
5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
告别第三共和国的法兰西(上)
1
1875年2月至7月,议会通过了三项宪法性的法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A、关于政党会议组织的法律
B、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C、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D、关于政权机关间组织的法律
2
“人们有什么可感谢我的呢?我上台时他们是贫困的,我离开时他们依然贫困。”出自:(D)
A、托洛茨基
B、克伦斯基
C、弗朗索瓦
D、拿破仑
3
关于《马赛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马赛曲》是法国国歌
B、《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
C、由士兵上尉、业余音乐家威尔第·朱赛佩创作
D、因由马赛人唱响而得名
41951年,法国外长提出苏曼计划。(√)
5“法兰西抵抗运动的火焰绝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出自夏尔?戴高乐。(√)
告别第三共和国的法兰西(下)
1
1986年以希拉克为总理的右翼政府取代社会党政府上台后,转而推行的政策不包括:(C)
A、经济自由主义政策
B、全民股东制
C、按劳分配制
D、国有企业私有化
2
关于戴高乐主义基本内容,不正确的是:(B)
A、反对美国霸权,维护民族主权
B、以实力为后盾,搞普通缓和,同美国建立“缓和、谅解、合作”关系
C、实行欧洲联合,均衡两级力量,发展多级世界,特别为实现“法德和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D、建立以核力量为主的独立防务体系,打破苏核垄断
3
《希望回忆录》是谁的作品:(B)
A、麦默尔
B、麦高乐
C、托马斯
D、布鲁戴尔
4
罗斯福领导的美国对戴高乐进行阻挠,具体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一方面:(D)
A、不承认戴高乐和“自由法国”的代表性
B、殖民地之争
C、战前及战后对法国地位的认知
D、承认戴高乐和“自由法国”的合法性
5法国模式的特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时间最短,程度最浅,范围最小,法国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
6到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已经形成了有利的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这套体制对法国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兴亡(一)
1
希特勒和纳粹祭起的旗帜不包括:(D)
A、民族复仇主义
B、反犹太主义
C、反共产主义
D、反独裁
2
纳粹主义产生于德国的纵向的历史原因不包括:(D)
A、德国对战后灾难的反应,同18世纪末以来德国历史的整个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诉诸强烈的国家主义,纳粹主义是国家主义的极端主义
B、黑格尔、尼采、俾斯麦等人的学说主张,对纳粹,即国家社会主义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崇拜国家、崇拜力量、崇拜个人权威和反对民主主义有重要影响
C、德国19世纪早期的浪漫主义传统,20世纪新浪漫主义的复活,战前的青年运动,对国家社会主义均有重要影响
D、希特勒从美国学到了广告术
3
希特勒的发迹史不包括:(B)
A、建立纳粹
B、总统和总理分离
C、发动啤酒馆暴动
D、建立独裁体制
4
建立第三帝国的历史条件是:(C)
A、经济复苏
B、他国推动
C、时事呼唤“强权政治”
D、民族复仇
5
关于“普鲁士道路”,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以改良的方式最终完成了使农奴制经济缓慢转化为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为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种发展模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B、德意志帝国建立前,以改良的方式最终完成了使农奴制经济缓慢转化为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为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种发展模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C、德意志帝国建立前,以改良的方式最终完成了使农奴制经济迅速转化为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为经济起飞大侠了雄厚的基础,这种发展模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D、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以改良的方式最终完成了使农奴制经济迅速转化为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为经济起飞大侠了雄厚的基础,这种发展模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6纳粹仿效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很多做法,包括敬礼姿势都是学自意大利。(√)
7德国的反犹太主义和反布尔什维主义,主要针对本国,但是它从苏联学到了“布尔什维克转政”。(×)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兴亡(二)
1
关于两德统一的三个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D)
A、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至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举行自由选举
B、1990年3月18日至1990年7月1日联盟条约生效,西德马克成为国家统一货币
C、1990年7月1日联盟条约生效至1990年9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形成统一的德意志国家
D、1990年10月3日至1990年12月1日联邦德国的产品受到民主德国产品的冲击
2
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大国的三大原因不包括:(A)
A、强大的人民队伍不断壮大
B、德国虽然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并遭到分裂,强大的工业基础仍被保留
C、美国对联邦德国的扶持起了打强心剂和输血的作用,美国在冷战后推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的重点就是联邦德国
D、由艾哈德倡导并的得以长期推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国家干预总的趋势是:(B)
A、强-强-弱
B、弱-强-弱
C、弱-强-强
D、强-弱-强
41963年8月13日 ,柏林墙筑起,进一步确立了德国的分裂。(√)
5马歇尔经济的重点对象只有联邦德国。(×)
日本的三次远航(一)
1
1868年1月31日,明治天皇发出了讨伐德川庆喜的势力,战争以德川幕府及其残余势力的失败,讨伐军的胜利而告终则发生在1868年的几月:(D)
A、4月
B、9月
C、12月
D、5月
2
天皇的权利不包括:(C)
A、续位权
B、外交权
C、自主决定皇室费权
D、颁布姓氏权
3
“宣告近代日本到来的战斗口号是尊王攘夷。”出自:(B)
A、《日本书纪》
B、《菊与刀》
C、《怀风藻》
D、《源氏物语》
4
“现代化过程主要就是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这观点是谁提出的:(A)
A、马科斯?韦伯
B、马斯洛
C、麦克利兰
D、赫兹伯格
5平安神宫供奉着一个天皇,即孝武天皇。(×)
6“尊王攘夷”首次由日本人提出。(×)
日本的三次远航(二)
1
明治维新第一阶段是以什么为中心展开的:(B)
A、大藏省、贡布省和内务省
B、大藏省和贡布省
C、大藏省和内务省
D、贡布省和内务省
2
永井秀夫的代表作是:(C)
A、《日本政治与外交转型研究》
B、《日本书纪》
C、《明治国家形成期的外政和内政》
D、《日本解放战线》
3
创办模范工厂首先发生在明治维新第一阶段:(A)
A、第一阶段,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到1878年明治六年政变
B、第二阶段,1867年明治六年政变到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
C、第三阶段,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D、第三阶段,1867年明治六年政变到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
4
维新三杰不包括:(D)
A、桂小五郎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坂本龙马
5明治维新第二阶段,也就是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到1878年明治六年政变,指导中心是内务省。(×)
61868年1月31日,明治天皇发出了讨伐德川庆喜的势力,5月,战争以德川幕府及其残余势力的失败,讨伐军的胜利而告终,因为这一年干支纪年,为戊辰年,史称戊辰战争。(√)
日本的三次远航(三)
1
自由党的创建者是:(B)
A、福泽谕吉
B、板垣退助
C、西村茂树
D、西乡隆盛
2
《文明论概略》的作者是:(D)
A、大久保利通
B、坂本龙马
C、西乡隆盛
D、福泽谕吉
3
1972年9月5日,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即:(D)
A、《小学教师必读》
B、《社会教育法》
C、《日本教育》
D、《学制》
4明治维新小学教育,课堂座位是按成绩排列的。(√)
5明治维新时期,不同身份的孩子在不同的地方接受教育。(×)
日本的三次远航(四)
1
1902年10月初,向俄国提出满韩交换论的是:(A)
A、小村寿太郎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板垣退助
2
《现代世界体系》的作者是(C)。
A、罗莎?帕克斯
B、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C、多萝西·海特
D、约翰?凯恩斯
3
继什么战争后,日本在远东地区不断扩张,和俄国的矛盾日趋激化:(D)
A、希波战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甲午战争
4俄国接受了1902年10月初日本提出的满韩交换论。(×)
5军令部总长相当于陆军的参谋总长。(√)
日本的三次远航(五)
1
横滨正金银行哪一年改为东京银行:(C)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2
战后民主化最突出的是:(D)
A、颁布《学制》
B、经济飞速发展
C、加强外交权
D、颁布日本国宪法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D)
A、德军闪击波兰
B、卢沟桥事件
C、诺曼底登陆
D、萨拉热窝事件
4日本的高等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5巴黎和会上,日本提出两项要求,其中之一是让渡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基本权利。(√)
日本的三次远航(六)
1
日本经济体制三大法宝不包括:(B)
A、终身雇佣
B、按劳分配
C、年功系列
D、企业工会
2
1946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的文件提出重建日本经济的核心是:(D)
A、经济体制改革
B、加强外交
C、制定经济法律
D、振兴对外经济贸易
3
关于日本金融体制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直接金融”占重要地位
B、人为的低息政策
C、“官方规定”和“金融机构协调行动”
D、“主银行制”占突出地位
4
日本工会以什么为单位:(C)
A、行业
B、产业
C、企业
D、地区
5日本企业不随便裁员,强调共度难。(√)
6“增强煤炭生产,拉动钢铁生产,推动工业生产,将国民经济引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出自有泽广巳的《挽救日本人你经济败局之路》。(√)
日本的三次远航(七)
1
90年代的日本追求的发展结构是:(C)
A、重化学工业
B、知识集约型
C、知识创造型结构
D、高度技术集约型
2
国家产业结构构成方面不正确的是:(C)
A、资本市场
B、要素禀赋
C、本土公司
D、产业政策
3
当今日本产业结构的三足鼎立格局不包括:(B)
A、新兴产业
B、运输产业
C、传统重工业
D、耐用消费品产业
490年代初,日本提出电子立国。(×)
51950年中国和苏联均签署了旧金山合约。(×)
日本的三次远航(八)
1
“中国人民对佐藤政权已不抱有任何幻想。”出自:(A)
A、人民日报
B、上海公报
C、青年志
D、大公报
2
50年代,中国和日本的主要问题是:(B)
A、政治问题
B、政治与经济是否可分的问题
C、经济问题
D、文化与政治问题
3
1952年签署的日中战争的合约是:(D)
A、和平公约
B、和平贸易
C、TL贸易
D、日华平和条约
4
田中特使访问中国时,提交了中方拟定的联合申明草案以及中日复交三原则的是:(C)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彭德怀
51956年,日本首相九三一郎表示不急于日苏复交。
650年代中日签署了民间贸易协定。
日本的三次远航(九)
1
1972年7月,就任总理大臣的是:(C)
A、伊藤博文
B、黑田清隆
C、田中角荣
D、松方正义
2
波斯坦公告第八条立场是:(A)
A、限定日本的主权范围
B、限定中国的主权范围
C、各国主权不得侵犯
D、日本不首先使用武器
3
中日恢复邦交时,中日开始了签署和平条约的谈判,这项谈判历时:(C)
A、4年
B、5年
C、6年
D、8年
4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后加入的4条原则,不正确的是(D)
A、中日两国反对霸权
B、中日之间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
C、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D、涉及中日军事
5
60年代末,佐藤隆佐政府提出:(B)
A、使日本过渡到经济大国
B、使日本过渡到政治大国
C、增强外交实力
D、加强对外合作
6日本国政府对过去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国民造成的损害表示深刻反省,作为将由日方表明的日本战争责任,中国要求使用军国主义一词,以明确责任。(√)
7中日恢复邦交,标志田中内阁正式开始推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
“一战”、“二战”、“冷战”(上)
1
“生物进化说”的代表人物是:(B)
A、修昔底德
B、斯宾塞
C、拉采尔D、达尔文
2
“地缘政治说”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
A、物种进化论
B、国家有机体论
C、生存空间论
D、成长尖端论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其中不包括:(C)
A、西线
B、东线
C、北线
D、巴尔干战线
4
1916年西部战线的哪一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A)
A、凡尔登战役
B、凡尔赛战役
C、德兰海战
D、基尔水兵起义
5
以下哪一项不是石原莞尔认为的占领满洲的原因:(D)
A、解决昭和恐慌问题
B、获得一个能源和资源的产地
C、建立起防苏隔离带
D、为必然发生的苏俄日之间的战争做好准备
6一站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随着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权的建立,积极扩军备战,不断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并因此在东西方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7石原莞尔的代表作品是《扭转国运的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案》。(√)
“一战”、“二战”、“冷战”(下)
1
蒋介石第六次围剿的主力军是:(B)
A、东北军
B、东北军和晋绥军
C、无产阶级
D、晋绥军
2
日本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于:(C)
A、1937年8月1日
B、1936年7月7日
C、1937年7月7日
D、1939年8月7日
3
关于日美长达一年的“和谈”破裂的原因,不正确的是:(B)
A、日美双方都退出在中国占领的领土
B、恢复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C、不准缔结有损太平洋区域和平的三国条约
D、只承认蒋介石政权,其它政权一概不承认
4
中共中央何时发布《五五通电》,通电全国:(D)
A、1933年5月5日
B、1934年5月5日
C、1935年5月5日
D、1936年5月5日
5
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A、产业模式和经济体制的矛盾
B、民族矛盾
C、有神论和无神论的矛盾
D、反苏意识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矛盾
6苏德互不侵犯的条约签于1939年8月23日。(√)
7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1940年7月美国实施“海狮计划”,空袭德国。(×)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