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3:40:46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12分)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把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同样写山,同样写水,说说甲文的水与乙文夏季的江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分)甲文水的特点:??????????????? ;乙文夏季江水的特点:???????????????? 4.用斜线按朗读节奏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你能说说甲文作者隐含在文中的感情吗?(2分) 

网友回答

1.(4分)歇:消散 ;与:参与,引申为欣赏? 阙:通缺,中断;绝:消失2.译句:(2分)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没有能够见到太阳和月亮。3.(2分)甲文水的特点:(水流)清澈(见底);乙文夏季江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湍急。4.断句:(2分)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5.感情(2分):怡情山水(归隐山林),热爱自然的高雅情趣。
【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阙”是通假字,“与”古今异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亭午”“曦”,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疏通文意,找到写水的句子,理解句意,体会作者写水的特点。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根据自己所学所记,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