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在北京一家大公司,那阵子,全家上下喜气洋洋,教书的母亲同人聊天,往往不出三句,就会自豪地扯到我的工作单位,全无平日的矜持和谦逊。临行的日子一天一天逼近。此次远行,只不过漂泊的驿站由一个城市变为另一个城市。我的心境似乎很平淡。 临走前的那天夜里,母亲炒了几个菜,一家五口慢慢地吃着,喝着。外面的夜黑沉沉的,七月的空气厚重而压抑。我尽量谈笑风生,搜肠刮肚地一个接一个地讲着笑话,但没有人笑得起来。这顿饭吃得很费力。 饭后,母亲重又回到房里去收拾那永远收拾不完的行李,父亲陪着我,一半叮嘱,一半闲聊。我说,明年春节时,大家都回来了,除夕夜一定要让咱家的爆竹最响,礼花最漂亮;我还说,到时比赛包饺子,看谁包得又快又多又好,准是我第一。最后,我宣布,我要给每人带一件礼物。这一提法马上获得弟妹的拥护,他们都在上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他们急切地说出了自己最渴望的礼物,气氛热烈起来。 我的目光转向父亲,我知道,父亲在公休日喜欢钓个鱼什么的,但一直用的是自己在炭火上熏出的竹鱼竿。父亲常常希望有一根玻璃钢鱼竿,却始终未见他有过,没办法,家里并不宽裕,我决心这次帮父亲了却心愿。于是,我说:“爸,给你买一根玻璃钢鱼竿,好吗?”这话显然有些突兀,父亲顿了一下,不自然地笑笑,看着我,竟一时语塞。我突然发现选择给母亲的礼物有些困难,送给母亲什么呢?除了每日上班,操持家务,成天忙忙碌碌的母亲似乎未曾爱好什么,即使偶尔看看电视,手里也总带着点活儿。她甚至没有喜欢吃的菜,父亲偶尔钓条鱼,她做成汤,自己却不尝一口,她总是解释说不喜欢吃这,不喜欢吃那,却偏偏对那腌萝卜、腌咸菜百吃不厌。 记忆里,母亲老是穿着那件黑褐色的老式上衣。很旧,但总是洗得很干净,很平整,我心里一酸,走到里屋,决定问一下正在给我缝衣的母亲:“妈,您需要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在线上打了个结,用牙咬断,将针别在袖口,缓缓抬起头,上下打量着我,帮我抻了抻衬衣下摆的褶子,笑了笑,说:“孩子,把你自个儿好好带回来,就是给妈的最好礼物。”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1.下面四个“礼物”与其他三项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我宣布我要给每人带一件礼物。B.他们急切地说出了自己最渴望的礼物。C.我突然发现选择给母亲的礼物有些困难。D.孩子,把你自个儿好好带回来,就是给妈的最好礼物。2.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主题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它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叙述“我”征求母亲需要什么礼物之前,作了哪些铺垫?找出相应的文字,并简要分析铺垫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写母亲平时操持家务忙忙碌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在吃菜、穿衣上也是克己为家人;临行前母亲为“我”收拾那永远收拾不完的行李,为“我”缝衣,写这些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尾处“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D 2.孩子,把你自个儿好好带回来,就是给妈的最好礼物。这句话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愿儿子平安健康,同时表现母亲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 3.弟妹急切地说出自己最渴望的礼物,父亲顿了一下,不自然地笑笑,看着我竟一时语塞。作用都是为了突出母亲礼物之不同,为了表现母亲的胸怀,突出母爱。 4.更充分表现母亲对家人、对子女的纯真的爱,为母亲那句体现中心的话作铺垫。 5.母亲为家人操劳一生,而无所需求,“我”被这伟大的母爱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