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备和有关性质的研究.(1)A装置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和________.(2)用A制氧气时,若所

发布时间:2020-08-01 11:05:57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备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A装置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和________.
(2)用A制氧气时,若所用试剂是一种混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将B装置产生的气体通入C装置中,C装置的现象为________,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
(4)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气体,D、E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正确顺序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F.D瓶中Na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

网友回答

解:(1)由图示可知,A装置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和试管;
(2)由B装置可知,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由于试管口未加一团棉花,应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3)由B装置中的药品可知,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若气体通入C装置中,C装置的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有:一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使石蕊变红,二是挥发出来的HCl溶于水使石蕊变红;
(4)由B装置可知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应先将混合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能够除掉氯化氢气体,再干燥.所以连接的顺序是:b→e→f→h→g→装置F;在D瓶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生了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5)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
故答为:(1)试管;?????(2)2KClO32KCl+3O2↑;(3)石蕊溶液变红;一是CO2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二是挥发出来的HCl溶于水使石蕊变红;(4)efhg,NaHCO3+HCl=NaCl+H2O+CO2↑;(5)防止CO2溶于水.

解析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药品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B装置中药品分析制取的气体及性质分析回答;(4)根据制取二氧化碳及除杂质的过程分析连接的顺序,根据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5)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的选择、收集装置的选择及有关气体体积测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