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史》

发布时间:2020-08-04 16:47:4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和经济条件,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验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因此,是不断地在应对矛盾和困境中试验,而不是根据先验的理性的蓝图设计,构成了支配人门作出现代化选择的基础。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中国近代史》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2)根据材料二,谈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追求现代化的?(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4)概括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网友回答

(1)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曾国藩李鸿章等发动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李大钊等倡导了新文化运动。(3)更新服饰;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生活时尚。(4)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运动及政府的推动。
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深刻变化,考查学生基本的审题、解读材料和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第(1)、(3)问主要依托材料和相关教材主干知识加以精炼;第(2)问主要锁定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主要派别及其重大贡献;第(4)问需要综合分析这一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历史地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