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折柳是什么,折柳是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20-07-09 13:15:09

诗词中折柳是什么,折柳是什么习俗

网友回答

1,折柳在古诗文中“送别”为同义词。
  2,柳叶初生——柳芽 女子秀眉细长——柳叶眉(柳眉, 柳叶吊梢眉) 身腰纤细——柳腰
  3,咏柳诗:
  咏柳 作者: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作者: 罗 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柳 作者: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 作者:郑谷 唐
  半烟半雨溪桥上,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南朝萧绎的《绿柳》:“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网友回答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