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59:5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日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谓有病不能上山打柴,是疾病的代词),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a)能至否乎?”(b)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c)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下》)(1)对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如就见者也(如:应当)B.君命召,不俟驾(俟:等待)C.乡党莫如齿(齿:年龄)D.使数人要于路(要:要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B.C.D.(3)文中a、b、c三处有无省略?选出对省略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  ]A.a无省略b孟仲子c孟仲子B.a孟子b齐王派来的人c孟子C.a孟子b孟仲子c孟子D.a无省略b齐王派来的人c孟仲子(4)根据原文,以下四句话中符合说话者实际状况的一句是[  ]A.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C.请必无归,而造于朝!D.今病小愈,趋造于朝。(5)本文体现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与态度,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凡是大有作为的国君,一定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才能表现出国君尊德乐道的风范。B.国君虚情假意地说要来见孟子,却又以有疾怕风为托辞,要让孟子明早去见他。孟子对国君摆架子的作法很反感,也以有疾为借口,拒绝到朝廷朝见国君。C.孟子认为国君如果要向贤能的臣子咨询国事,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绝不能摆国君的架子,要臣子到朝廷去拜见国君。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德高望重,就轻慢了地位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臣子。(6)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D(2)A(3)C(4)C(5)D (6)译文:所以(凡是)将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如果有(重大的国事要)商量,(君主)就(应该)亲自到他那里去。君主应该重视道德,乐于施行仁政,(如果)不像这样,就不能(与贤德的臣子)有所作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