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45:34

  记者:《汉代风云人物》的人物出场次序的安排有什么说法吗?为什么是从晁错开讲?单是因为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这样比较好切入吗?  易:讲座中人物的出场次序是没有特意去安排的,因为“汉代风云人物”不是一个事先通盘策划的节目,至于从哪说起完全是偶然的,当然,也和当时正在热播的《汉武大帝》有一定的关系。  ……  记者:汉代这一时期,正如您一再强调,对中国人影响深远,那时候无论从帝国整体还是个人心气都是开阔的,对此您有什么见解?您对电视荧屏在一段时间里充满清宫戏怎么看?  易:我认为汉代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上升阶段。前边是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思想最活跃、生命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马克思说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而春秋战国就相当于西方古希腊时代,马克思曾对古希腊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也应对我们民族的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接下来的汉代是我们民族的成年期,是在经历了春秋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一方面有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又开始走向成熟。这个成熟主要表现在形成了宇宙观,在先秦是不怎么谈自然、天的问题,汉代提出了“天人合一”观念,汉代在哲学上思考宇宙人生;文学艺术上也有很多探索;政治上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制度,为后世的政治奠定一个基础。  我用八个字来总结汉代和清代的特点:汉代恢弘,清代成熟。因为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历史朝代,老百姓会比较熟悉,而汉代就比较遥远了,我想这是电视荧屏清宫戏比较多的一个原因。  记者:有评价说,您完全打破了沉重说史的沉闷局面,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开拓了一条道路。  易:我在《帝国的惆怅》的后记里说:历史总是让人惦记的。因为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来创造现实,这也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谈到的。只能在前人给我们创造出来的已经确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条件下来进行现实的创造,绝对不能割裂历史,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物是有历史感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关注历史。  我从来不使用“普及”这个词,“普及”是只要把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就行了,而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我用的是“品读”,我以前出版过《品读中国》,刚出的这本叫《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我认为“品读”比“普及”重要得多,“品读”是要去品味、去阅读,能找到里面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您所说的“品读”主要指对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哪些方面的体悟呢?  易:品读就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的解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管历史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性”,大家都是人嘛。你所说的我讲座中的“灵魂”其实就是人性和对人性的解读,而表述方式只是吸引人的原因,我选择了一种让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记者:在您的这本《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中介绍了韩信、项羽等人物,他们以悲剧收场,在历史上,他们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在政治上的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如何去“品读”历史人物呢?  易:这些人物失败都是因为他们人格上的缺陷。比如说韩信,他的重要问题就是“不彻底”,朋友没有维系到,也没有太大的敌人,他对刘邦有忠诚的一面,却没有忠诚到底成为一个忠臣,也有反叛的一面,但是没有成为一个彻底的反贼。这与他人格的缺陷有关。项羽是“匹夫之勇”,也是一大缺陷。但他是一个本色英雄,后世得到很多的同情。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告诉大家项羽不仅有值得同情、值得喜欢的一面,他还是有缺陷的。……  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传统上品评人物的一个误区,就是一说到某个人物,这个人是君子,那个人是小人,完全把人物“脸谱化”。还有人在网上和我争论,袁盎就是小人,因为他陷害晁错。其实每个历史人物都很复杂的,尤其是大人物。晁错确实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也有他不对的一面,他就有性格上的缺陷,他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好一些。……我对历史人物不喜欢用“刀子手”的评判,就连严嵩这样公认的大奸臣,我在最后也表示了对他一定的同情。我做的这些历史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脸谱化,尽量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人性当中矛盾的冲突复杂的那面揭示出来,这样对我们才更有效果。(节选自《易中天访谈实录》,《大河报》报道,有删改)1.简述易中天为什么选择从汉代开讲。2.易中天解读历史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把握历史人物上他采取的方法是什么?3.结合本文,请从一个角度谈一谈易中天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易中天选择从汉代开讲有两个原因:从历史进程上看,他认为汉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上升阶段,是中华民族的成年期。从汉代的贡献来看,他认为汉代在哲学、文学、政治上都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2.从本文看,易中天解读历史特别之处在于他强调对历史的品读,即品味、阅读,能找到里面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他采用的方法是对人物品评的“反脸谱化”,即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尽量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人性当中矛盾的冲突复杂的那面揭示出来。  3.本文观点:  (1)易中天认为讲座中的“灵魂”其实就是人性和对人性的解读。  (2)易中天认为他选择了一种让人更容易接受的表述方式。  (3)易中天认为在品读历史时的反脸谱化方法,对准确把握人性有重要作用。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