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顾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45:06

阅读《我的回顾》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得到满足。这样,第一条出路就是宗教,它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在脑海中充溢了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到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对宗教与现实的矛盾的感知已失去了最初的尖锐性时感受也还是如此。(1)“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的“胃”的含义是什么?“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指参与追逐什么?(2)这段文字写了爱因斯坦思想上的两次转变,这两次分别是: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含义:生理需求。追逐:物质利益。(2)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信仰宗教。发现宗教的欺骗,信仰科学。这是一篇以自己的成长阶段为序的自传,在赏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作者对自己的成长阶段的划分,要注意把握作者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不同的发展状况。提示:这篇自传是作者对自己少年阶段的成长经历的记述,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如下几点:(1)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重要经历以及所发生的重要转变。12岁以前,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看了父亲的罗盘,于是不再相信宗教,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要掌握那个自己以外的自然世界。12——16岁,读了一些数学书,对数学产生农厚的兴趣。17岁以后,对物理产生兴趣。主要原因是: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一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在物理领域却能够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 (2)把握作者对学习和知识的一些独特的认识。比如:“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他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