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13:17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六国论[宋]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韩、魏塞秦之冲。    冲:交通要道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    收:攻取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折:屈服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排斥、弃绝(2)对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②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③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④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3)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的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  ]A.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B.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D.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4)翻译下列句子。(1)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从韩、魏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出发,论证了六国所以先后覆灭,是由于将相谋士目光短浅,缺乏政治远见,胸无韬略,不能联合抗秦。B.苏辙此文着重论述韩、魏地位及“礼天下之奇才”的重要性,这是针对北宋的形势而作的,但语言较含蓄。C.北宋在军事上长期积弱,不能自振,辽和西夏屡屡侵扰,苏辙的议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D.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从正反两方面反复对照,议论风发,逻辑严密,气势奔放,体现了苏辙散文笔力雄健的特点。

网友回答

答案:1.B;2.D;3.B;5.B;解析:(1)当时六国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 (2)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3)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