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再分别迅速伸入盛满O2或Cl2的两个集气瓶中.其中能看到燃烧现象的集气瓶中所装气体是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主要错误:①______;②______纠正上述错误后,如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一端为螺旋状的铁丝,呈螺旋状的一端深人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外,这种改进的优点是______.
(3)丙同学将乙同学的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再将溶液倒人烧杯中并加入一块Cu片,发现Cu片逐渐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中某一现象得出了乙同学实验后HNO3过量的正确结论,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丙同学认为铜片溶解可能还有另一化学反应的存在原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丁同学取0.05molOi与足量浓HNO3反应,采用了正确的试验方法,但收集产生的气体不足0.1mo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网友回答
解:(1)铜在氧气中不燃烧,在氯气中能燃烧产生棕黄色烟,故选氯气.
(2)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超过三分之一时,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暴沸,造成安全事故;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不能竖直向上;改进后的铜丝容易抽拉,即容易控制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