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为谁而开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51:01

(08年和平区质量调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桃花为谁而开张佐香①春风将大地上的最后一股北风赶得无影无踪之后,就用款款柔情唤醒了桃树。②三月桃花开,黑瘦的桃树用它苍劲挺拔的枝干举起尘世的绝唱。盛开的桃花在阳光中临风而舞,绽开它粉红色的花裙,湛蓝的天空是它的幕景。亮丽的身姿拽住了踏青人的脚步。我像只寻寻觅觅的蝴蝶,在桃树下驻足,屏住气息,凝视一树粉红色的花朵挤满枝丫。它们一朵朵、一簇簇地并着,似乎要将积蕾了一年的力量倾情释放。    ③满树的桃花令我遐思无限,花朵慢慢抵达我的思想和语言。“能注意事物是一种本领,能使注意力集中是一种本领;后者仿佛受到制约,而前者自由。”(但丁《神曲。炼狱篇》)我爱凝视桃花,我爱的是桃花还是在赏花时敛神细思的过程呢?④我踌躇于桃花下,一面欣赏盛开似锦,一面听得落花飘零。一朵朵轻盈翻飞的身影,像美丽的音符缀在空中,飘飘悠悠。俯首拾得几片淡红的花瓣,观赏良久。花瓣儿似乎还在发出生命的最后的美的光辉。造物主总是这样安排,让你美好的同时也使呢短暂。春者,短也;月者,缺也;花者,残也。人生至美至乐,莫不如此。有一次,我曾经连续拍下十多张照片,冲洗时却发现惟独与盛开的桃花的合影曝了光。现在想来,也许是上苍怜我,不忍让我与虚幻之物合影。    ⑤年年岁岁花开花落,纵使繁花落尽,风中仍有花落的声音。每朵花都在讲诉一个故事,讲诉一种生命的经历。它们曾经熬过了炙炎烈日,与骄阳抗争;熬过了天寒地冻,与雨雪拼搏,终于迎来了柔情流转,蜜意层叠的春天,然而随即又凋零了。花儿为谁而开?提出这个问题,我又悟到自己的愚顽可笑。你是一朵花,你就要开放,就是如此简单明了。然而,花开即死亡。但是花开了,毅然决然,盏盏烈烈。    ⑥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奇迹就是花朵的开放。当我心绪欠佳的时刻。我就会闭上眼睛,使劲地想象,想象一朵花是怎样开放,借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川端康成先生在凌晨四时,惊喜地发现海棠花正在盛放。他喃喃自语,提笔成文:“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川端先生因为花朵的绽放,要将生命延续下去,将蔓延续下去。    ⑦桃花无悔,它在和短暂的生命中绽放灿烂。我用桃花的灿烂扪问自身:我该怎样安排短暂的人生?我的思绪踅向心灵的深处,努力挖掘出一含深刻的答案。月光如水,灯光亦如水。我在深夜最寂静的时刻问我自己:我必须枯坐案前,伴着灯光,写吗?“堤的”,一十欢快的声音倏然从天籁深处弹出来,如花儿开放,它深情地说:“是的。必须写!”    ⑧生如桃花之短暂,开如桃花之绚烂。这是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人生的界点。                                        (摘自《思维与智慧》2007年第一期)17.请用一句话(不超过10字)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联系全文,说说第②段的描写有何作用?(6分)    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第②段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读第③段画线句子。“能注意事物是一种本领,能使注意力集中是另一种本领,”这是怎样的两种本领?为什么说“后者仿佛受到制约,而前者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④段在写落花飘零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从桃花的开放中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请概括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7.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描写桃花开放的盛况。(2分)    第②段描写的作用:生动地描绘了桃花开放时的绚烂,与下文写桃花生命的短暂形成对比;(2分)为下文对桃花生命历程乃至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做铺垫。(2分)18.善于注意事物的人一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这种观察注意是在自由的状态下自觉自愿进行的。能使注意力集中的人一定具有较强的自控力、自制力,是靠某些方法或出于某种目的迫使注意力集中的。(4分)19.采用了通感比喻和排笔的修辞手法。“一朵朵轻盈翻飞的身影……飘飘悠悠,”这个比喻沟通了听觉和视觉两种感觉,在观赏美好形象的同时,仿佛听见了美妙的声音。 “春者,短也,……残也”用排笔的修辞手法说明美好的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有遗憾的。(4分)20.人生是短暂的,但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人生之花绽放得绚丽灿烂。(4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