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18:56:10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甲]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蒙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在谈笑之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爱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乙]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难以置信的一幕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空隙里。1.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母爱的动人场面,笔法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说说乙文能否采用甲文的笔法?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仔细揣摩两段文字,说说两位母亲在那时那地爱子(女)的方式和目的有什么不同?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文中母亲一见救援人员便哭喊“快救救我的女儿”,为什么不喊“救救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记者将乙文中一幕拍了下来,那照片的标题是“这就是母爱”,试用简洁语言指出“这”的深刻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听说女儿已经死去,母亲必定失去求生意念。你对母亲的这种“意念”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们常说“父爱如山”,这形象的比喻道出了父爱的崇高与伟大。你能用几个比喻来形容母爱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甲文正面描写,具体细腻;乙文借导游之口描述,简洁动人。  2.不能。;因为乙文所写的事情,处于千钧一发的严峻时刻,如果进行过于细腻的描写,有损惊心动魄的气氛。  3.守候儿子身边,关注熟睡的儿子,几次拉开帐门探望,儿子一旦醒来,即背他出来看灯。其目的就是让儿子一饱闹灯眼福,以获得精神的愉悦。  在万分危急的生死关头,以自己的身体顶住千斤巨石,以使女儿免除灭顶之灾。  4.心中只有女儿,救出女儿,是当时母亲的唯一心愿,哪怕自己被石头压死。  5.在危急的关头,以自己的身躯保卫女儿,为女儿撑起一片安全的空间,它是无私、献身的精妙刻画。  6.可从多方面作答,如:赞同母亲这一“意念”,表现母亲的伟大;也可反对母亲的这种“意念”,说明死的已经死去,生者复死也是徒劳。  7.母爱如海道出了母爱的博大精深;母爱如水道出母爱的温柔;母爱如饴道出母爱的甜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