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2:14:3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鸽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日:“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 “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坤行氏尊贤而贱不轧 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丝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乱 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乱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千里之                             望:名望、声望

B.是故吕尚,而天下知商将亡               聘:被聘用

C.盛德之士,乱世所也                     疏:疏远

D.则末有异乎却走而求前人也               逮:达到、赶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犹不能致意之所欲至矣   则或咎欲出者

B.  至于歧堤之上,登高望    则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C.  正直之行,邪枉憎也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

D.  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又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申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可以实现愿望。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       能去”而导致灭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3分)

(3) 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摊之。(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A

2.C

3.A

4.B

5.(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

(2)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拜见。

(3)贤能的人如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贤德的人知道他轻视自己而仇恨他。

【解析】

1.望:愿望、期望

2.A项,前一个为代词,他的;后一个为代词,那个。B项,前一个为连词,表修饰;

后一个为连词,表目的。C项,都是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D项,前一个为副词,于是、就;后一个为介词,依靠、凭借

3.③句强调的是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的国君⑥表现子路的疑惑,引出孔子所说重视

人才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的论述)

4.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

5.(1) 3分。平,使……太平;垂,流传;下,谦虚地对待 (2) 3分。逐,被驱逐;去,驱赶,文中意为"被撤职";走,跑(3)4分。“不己用”宾语前置“不用己”;怨,埋怨;贱,轻视;雄,仇恨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鹊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奠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约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歧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如验。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得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拜见。”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己,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谋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己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贤德的人知道他轻视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没有贤德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