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

发布时间:2021-01-08 13:20:30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枝。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局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网友回答

A. ①②③④
(答案→)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解析:①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②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以诗举士;③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格式呆板;④反映的是汉朝实行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分析: 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