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少以文...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5:59:27

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戚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征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奉封事,召见,官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 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①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 后章仕官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②,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 大将军凤薨后,弟成都侯商复为大将军辅政,白上还章妻子故郡。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章为京兆二岁,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③。                    (《汉书·卷传七十六》) ①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多用乱麻、草编织。②封事:古代臣子上书奏事,防有泄密,用袋封缄,称为封事。③三王:指王尊、王骏、王章三人。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朝廷名敢直言                名:出名   B.擢为左曹中郎将                擢:提拔   C.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     独:独自   D.章由是见疑          见:被 2.下列句子从文言句式的特点上看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共殿中书令石赤,为显所陷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①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   C.①不能容于远近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①妻子皆收系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3.下列都能直接表现王章“刚直不阿”性格的一项是    (  )   A.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殿中书令石显。   B.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   C.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召见,言凤可不任用,宜更选忠贤。   D.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章青年时代凭着擅长文学创作做了官,他担任谏大夫时因和陈咸一同参奏中书令石显被免官,直到汉成帝即位他才被重新录用。   B.王章虽然普被帝舅大将军王凤所举荐,但他不满王风专权,不巴结亲附王凤,并借皇上召见自己的机会进谏皇上另择贤能之臣辅政。   C.王章在长安求学时期,处境困顿,衣食艰难,身体多病和妻子决别时伤感哭泣。遭到妻子的痛斥,其妻激励他在逆境中崛起,足见其妻贤良。   D.王章曾直言王凤不可堪辅政遭到王凤陷害,最后落得命丧监狱、妻子儿女迁居合浦的结果,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蒙受了冤屈而同情他,包括王凤的弟弟王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   译文:                                 (2)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   译文:                                 

网友回答

1.C(独:难道) 2.D(A、B、C都是被动句。D项第一句表被动,第二句为主动句。) 3.B(A、C、D都表其“刚直”的结果。) 4.A(错在“擅长文学创作”,文中的文学是“文化知识”的意思;还错在“一同参奏”,原文中的“毁”应是抨击。) 5.(1)现在你身体得了疾病,处境困顿(不堪),不想着如何激励、振作自己(走出困境),反而哭哭啼啼的,(你是)多么浅陋!   (2)平常监狱里呼喊囚犯(姓名),(连我父亲在内的)那数字一般到九个才停止,今天到八个停止了。我父亲一向性情刚强,那先死掉的那一个一定是我父亲了。 参考译文   王章字仲卿,是泰山巨平人。青年时代凭着擅长文化知识做了官,不久就升任了谏大夫 的职务,在朝廷里他因敢于直言进谏而出名。汉元帝初年,他被提拔做左曹中郎将,和御史中丞陈咸很友好,一同抨击中书令石显,后被石显陷害,陈咸免了死罪却遭受了髡刑,王章也被免去了官职。汉成帝即位,征召王章担任谏大夫,接着升任他担任司隶校尉,大臣和皇亲国戚们都敬畏他。王尊被免官后,替代他职务的人不称职,王章被选为京兆尹。当时皇帝的舅舅大将军王凤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王章虽然曾被王凤举荐,但他仍批评王凤独断专权,不亲近依附王凤。恰逢又发生了日食,王章上书奏报封事,皇上召见了他,他进谏说王凤不可以再继续任用,应该重机关报挑选忠诚贤能的人来辅政。皇上刚开始接受了王章的进言,后来又不忍心辞退王凤。王章因此开始被王凤怀疑,于是就被王凤陷害,得了大逆不道的罪名。这件事记载在《元后传》里。 当初,王章还是学生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只有他一人和妻子居住。王章得了疾病,没有被子盖,只好躺在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中,哭着与妻子诀别。他的妻子愤怒地斥责他说:“仲卿!京城中那些在朝廷里的达官贵人(的才学)有谁能超过你?现你身体得了疾病,处境困顿不堪,不想着如何激励、振作自己走出困境,反而哭哭啼啼的,你是多么浅陋啊!” 后来王章做了官,等到做京兆尹,一次他又要向皇上上书奏报封事,他妻子再一次阻止他说:“做人应当知足,难道你就没有回想当年睡在牛衣里哭哭啼啼的时候吗?”王章说:“这不是你们女人能懂的事。”奏章于是就送上去了,不久王章果然被关到廷尉府监狱里,他的妻子和儿女都被捉拿关押。王章小女儿年龄才十二岁,夜间起来哭叫着说:“平常监狱里传中囚犯。(连我父亲在内的)那数字一般是数到了九才停止,今天数到八就停止。我父亲一向性情刚强,那先死掉的一个人一定是我父亲了。”第二天询问情况,王章果然死了。他的妻子儿女都被迁居到合浦。 大将军王凤死后,他的弟弟成都侯王商又担任了大将军辅佐皇上处理日常政务,他禀告皇上让王章妻子和儿女回到故乡泰山郡。王章的家属都健在,已经因困采买珍珠置办了价值几百万的巨额家产。当时萧育担任泰山郡太守,让王章的家属赎回自家过去的田宅。王章做京兆尹才两年,他死不是因为他的罪行,当时的人都认为他遭受冤屈而怀念他,把他和当时的王尊、王骏一起称为三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