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团城古节水工程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08:5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北海团城古节水工程     北京北海公园团城,800多年前是湖中的一个土岛,元代以后岛址建成一个高出地面四五米、面积不过6000平方米的小小围城。数百年来,即使是大雨倾盆,这里既没有积水,也不见泄水。团城上的数十棵古树百代常青,历久不衰。其中包括年龄800多岁、分别被乾隆皇帝册封为“白袍将军”、“遮荫侯”的一棵古松、一棵油松,并有21棵树龄过百,17棵树龄超过300年。这些古树,虽都是北方常见树种并有耐旱习性,但要在这样一个面积不大、地面高出北海水面的封闭单元内生长,所需水分只有来自天然降水。根据气象资料,北京的雨水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     不久前,科研人员在团城地下发现了一座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古代雨水利用工程,揭开了古树屹立数百年葱翠常青之谜。     研究人员发现团城没有北京古建筑中常见的排水明沟,也没有像前门箭楼、长城等处城墙一样,设置泄水石槽(吐水嘴),而是在地面上采用干铺倒梯形青砖和深埋渗排涵洞的做法,达到良好节水、存水效果。团城每块地砖的四周立面,都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的,呈倒梯形,砖与砖之间也并无灰浆粘合。砖铺装后形成了一道道高10厘米、底宽2厘米左右、断面成三角形的通道,而且纵横交叉。通道的上端透过砖与砖之间的狭窄缝隙与地面相通,雨水和空气很容易进到通道中来。砖的下面有一层很厚的灰土与砖黏结,既能承载和稳定上面的砖块,又能很好地使土壤透水透气。灰土下是黑色的肥沃土,内含兽骨、螺壳等物,为古树供应养料。实验证实,这种设计确能起到“城外雨水四溢,城上全盘吸收”的效果。     此外,团城渗水古井内也“别有洞天”。井的下部有一个拱形的涵洞,由青砖砌成。专家借助先进仪器探明涵洞的走向,发现团城9个入水井口分别与地下涵洞相通,呈逆时针“C”字型走向,9号井为起点,到达1号井,最后通向团城外的排水管。当大雨或暴雨来临时,雨水由井口流入涵洞储存起来,同时不断地向周围土壤渗透,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涵洞逐渐形成一条暗河,排出城外,这样古树在多雨时不致积水烂根,干旱时不致缺水干枯。根据现状取样,专家估算了涵洞以上土体的最大蓄水能力,发现它在正常参数下可储存全年天然降水。     团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师们科学的集水思想,创造了和谐的生态环境,专家们认为,这些思想为发展节水型园林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取材于刘英楠《古人“水”智慧》) 1.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两棵树龄800多岁的古树一直得益于团城雨水利用工程,因而常青不衰。     B. 北京的雨水根本无法满足团城古树生长需要,所以团城另有可利用水源。     C. 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达到节水存水效果、团城没有设置地面排水装置。     D. 专家经估算发现,地下深理的涵洞在正常参数下可储存全年的天然降水。 2. 根据文意,下列与有利存水无关的一项是(  )     A. 地面上采用干铺倒梯形青砖。     B. 砖与砖之间无灰浆粘合。     C. 砖的下面有一层很厚的灰土。     D. 黑色肥沃土内含兽骨、螺壳等物。  3. 根据文意,用三个词(每个词2字)简要概括地下涵洞的作用。 答: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4. 根据本文内容,请就如何充分利用雨水以解决北京严重缺水问题提出两点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 C(A团城雨水利用工程建于15世纪初,800多岁的古树并非“一直得益”;B“团城另有可利用水源”与原文不符;D涵洞以上土体可储存全年天然降水,而非涵洞) 2 .D(是为古树供应养料) 3.储(存)水、渗水(供水)、排水 4.示例:①地面铺设渗水砖,保存雨水(要点“使地面能渗水的措施”);②设置储存雨水的涵洞(或“水池”、“井”、“设施”等)(要点“把雨水储存起来的措施”)。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