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出自《庖丁解牛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11 14:06:39

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出自《庖丁解牛的成语有哪些

网友回答

庖丁解牛:
  读音为páo dīng jiě niú
  意思是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译文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知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扩展资料
  题解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道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庖丁解牛”成语,即出自本篇。
  参考资料:百科——庖丁解牛

网友回答

一、游刃有余:
  意思是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
  出处:
  《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
  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
  二、目无全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出处:
  《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译:
  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无一不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头的牛了。
  三、踌躇满志:
  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处:
  《庖丁解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译:
  我提着刀站起来,为此我环顾四周,为此我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四、切中肯綮:
  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出处:
  《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译:
  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何况那粗大的骨头呢。
  五、批郤导窾: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出处: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译:
  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着牛体本来的组织进行解剖,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