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①像花而又不是花...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06:35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①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  )觉得细腻,(  )觉得清闲,潜意识下(  )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②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  )无论在什么地方,(  )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种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③(1)写出文中括号内依次应填的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①北平的槐树能引起人们想到秋天的到来。B.①北平的槐树,是秋天到来的一种点缀。C.②古人大约也是在北国这些深沉的地方,遥想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吧。D.③在北平、这种蝉的嘶叫,家家户户都能听得到。(3)对下列几个句子中,描写幽静的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④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A.①和②相似,③和④相似B.①和③相似,②和④相C.①和④相似,②和③相似D.①②③④都相似(4)对这两段景物描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第一段写北国槐树那几句,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②第一段中“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③第一段中“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④第二段写“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能听得到,给人以幽静的感觉,突出“静”,同时也暗含“悲凉”。⑤两段文字写景,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相同景物的描写,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即;又;并且;因为;所以;都;(根据各句间意义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分层选用关联词语。)(2)C;(“也是在此图”有误。)(3)C;(C项中①与④的描写方式是不同的,①用的是以动衬静,④用的是比较。)(4)D(⑤句描写的景物不同。)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