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舟中读元九(注)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稹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灯灭”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1)这三个景象写出了一个过程:由“读诗”,到“诗尽”,直到“暗坐”,表达的友谊是真挚的,而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与苍凉。 (2)诗的末句运用了比喻、双关的手法。作者描绘了一幅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景,一方面又是以惊风与波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涵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 解析:(1)首先明确这体现了一个过程,然后考虑作者心情与环境的关系。 (2)“逆风吹浪打船声”既是实景,又有更深层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