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8:46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①。大僚恃为奥援②,剥削其下以供所欲。盐政、河工③素利薮,以征求无厌日益敝。川、楚匪乱,因激变而起,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阿桂以勋臣为首辅,素不相能,被其梗轧。入直治事,不与同止直庐。阿桂卒,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④独署已衔。同列嵇璜年老,以谗数被斥责。王杰持正,恒与忤,亦不能制。朱珪旧为仁宗⑤傅,在两广总督任,高宗⑥欲召为大学士,和珅忌其进用,密取仁宗贺诗白高宗,指为市恩⑦。高宗大怒,赖董诰谏免;寻以他事降珪安徽巡抚,屏不得内召。言官惟钱沣劾其党国泰得直,后论和珅与阿桂入直不同止同庐,奉命监察,以劳瘁死。曹锡宝、尹壮图皆获谴,无敢昌言其罪者。高宗虽遇事裁抑,和珅巧弥缝,不悛益恣。仁宗自在潜邸知其奸,及即位,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仍优容之。  四年正月,高宗崩,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其不法状,仁宗即以宣遗诏日传旨逮治,命王大臣会鞫,俱得实。诏宣布和珅罪状……内外诸臣疏言和珅罪当以大逆论,上犹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赐自尽。(《清史稿·和珅传》)  【注释】①霁:这里指怒气消散。②奥援: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③河工:治理黄河各项工程的总称。④军机寄谕:由军机处寄发的谕旨。⑤仁宗:即嘉庆帝颙琰,庙号仁宗。⑥高宗:即乾隆帝弘历,庙号高宗。⑦市恩:买好。(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列嵇璜年老,以谗数被斥责。数:多次,屡次。B.王杰持正,恒与忤,亦不能制。恒:恒心。C.以征求无厌日益敝。无厌:没有止境。D.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春秋:年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B.C.D.(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说明和珅善于玩弄权术的一组是[  ]①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②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③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④阿桂卒,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独署己衔。⑤和珅忌其进用,密取仁宗贺诗白高宗,指为市恩。⑥和珅巧弥缝,不悛益恣。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和珅肆无忌惮地行贿受贿,大肆贪污国库银两和军饷,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但和珅善于弥缝掩盖,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查出来。B.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意,因此能够采取玩弄手段、窃取权力的办法排斥打击阿桂、钱沣、曹锡宝、尹壮图、王念孙等不依附他的大官。C.朱珪原先是太子的师傅,乾隆打算召回来任大学士,和珅妒忌他受重用,就偷了太子写给朱珪的贺诗给乾隆看,说太子讨好他的师傅,使得乾隆大怒,朱珪不仅没当上大学士,还被降为安徽巡抚。D.仁宗在作太子时就深知和珅的奸诈和贪污的罪行,打算处治和珅,但其父皇高宗不同意,仁宗无法处治和珅,一直等到高宗驾崩的当天,仁宗便马上逮捕和珅,将他处死。(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B(B项“恒”作“经常”讲。)(2)C(C项前“与”是介词,同;后“与”是连词。A项均为“因为”。B项均为“担任”,D项均为代词,“他”,即指和坤。)(3)D(③是指下面的将帅滥用军饷奢侈无度,⑥是指和坤在皇上面前善于掩盖自己的罪行,不但毫无悔改,反而更加放肆,③⑥都不是写和坤善于玩弄权术。)(4)C (5)和珅掌管国家政务的时间很长,他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意,因此能用玩弄手段、窃取权力的办法作威作福。对不依附自己的人,他窥伺机会激起乾隆的怒气而陷害他;对给他贿赂的人,则替他斡旋,或故意拖延有关那人的事,以等待乾隆的怒气消散。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