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9-08-05 09:28:44

如何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

推荐回答

一是尽快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法》、《企业工资条例》、《欠薪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 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废除同《劳动法》相抵触的地方法规、规章,不得干涉企业自由合法使用农民工,同时严格督促检查企业在使用农民工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同时完善工资发放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指导督促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结合企业特点,依法明确工资基本制度,重点推动建筑企业依法建立规范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其次要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全面监控和重点监控相结合,将建筑企业以及其他行业中曾有拖欠克扣工资行为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要求其定期将工资支付情况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第三要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尤其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要求企业事先设立工资帐户,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防止工资拖欠或老板卷款而逃。第四要贯彻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开展对企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保障农民工的最低劳动报酬权益。    

二是要大力的提供法律援助并且也要加大执法力度。有关劳动力保障的各个部门都要加大力度的对劳动法的执行严格的监督,对那些查出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进行严格的处理。对有关于农民工法律的司法部门要在农民工集中计较密集的地方开展一些法规咨询的服务,以便于农民工有效的保护进行自我保护,也要经常给予农民工一系列的相关的帮助,法律援助中心及法律服务机构要及时为外出农民工提供代理、辩护等帮助。    

三是保障讨薪农民工求助有“门”。为农民工法律讨薪开辟一条便捷通道,让农民工少走弯路,少费时间,少花成本。这条便捷之路如何打造?一些法律专家建议,将目前的“一裁两审”程序简化成“或裁或审”程序,并且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开辟“绿色通道”。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依法维权意识 。要从各个方面扩展对于劳动保障法律知识的宣传渠道,使得农民工对自己所拥有的法律权益有一定了解,从更宽广的方面普及法律教育,还要运用更多的宣传手段对法律知识进行宣传,增强农民工可以依照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意识。在“六五”普法规划中,国家加大对劳动保障普法工作的投入,把农民工纳入到普法队伍中来,以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为重点,利用时间,组织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制教育轮训。

其他回答

目前法律是有空钻,陆续等待完善吧,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