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5:23:00
先调水,同时处理饲料,用微生物发酵剂发酵处理后再喂牛蛙。这样减少残饵、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具体请看下边的措施:
亚硝酸盐超标是水产养殖中常遇到的难题,em技术员探讨了常见的7种降亚硝酸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介绍了11项实际操作步聚以供水产养殖者参考。
一、亚硝酸盐超标的危害、原因、表现
1、亚硝酸盐超标的危害
亚硝酸盐超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水生动物的慢性中毒,功能性缺氧。亚硝酸盐进入养殖动物血液,令血液失去携氧能力,从而表现为缺氧症状,甚至窒息死亡。
2、亚硝酸盐超标的原因
池塘残饵、排泄物、尸体腐败后,造成水体严重恶化,极易引起池塘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3、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表现
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引起水生动物鳃部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鱼体消瘦,体表无光泽,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对虾则表现为肌肉白浊,尾部、足部和触须略微
发红,同时伴随空胃、浮头、爬边、偷死等症状,刚蜕壳的软虾较容易中毒,蜕壳高峰期常出现大量急性死亡的现象。
二、讨论几种解决亚硝酸盐超标方法的可行性措施
主要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直接控制法
(1)氧化法
利用强氧化剂将NO2-离子氧化转变为无毒的NO3-。适合在养殖水体中使用的有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几种强氧化消毒剂。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2毫克/升左右时,我们可以利用泡腾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按常规用量干撒于塘底,既能改善塘底,杀灭病原体,也能延缓更多的亚硝酸盐生成,不影响
养殖动物正常生长。
但当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超标时,要想用强氧化剂的方法来迫降,那就得使用很大的量(具体多大的量能降到什么程度尚未有人论证),但是养殖动物也忍受不了超量的氧化剂,所以此法就没有什
么意义了。这样的方法只适合水源差,刚进好水未投苗或留老水继续养殖的亚硝酸盐超标的池塘,大量使用消毒剂之后,澄清水质,杀灭病原,待药物无残留后再进行培水试苗。
(2)还原法
利用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而被还原的特点,使用还原剂将NO2-还原降解成为N2(氮气)。因条件的限制此法只适合在工业水处理中使用,而在养殖实践中很少能见到过用此法的真正案例论
证。
(3)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剂,将亚硝酸根吸附在其结构中。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许多底改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其优点是作用
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用量大,如沸石粉,一般用量为50-100公斤/亩,关键目前水产市场上优质的沸石粉难求,曾见过一些不良厂家拿石头和牡蛎壳来粉碎充当沸石粉的行为。使用沸石粉只是治标不治本,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其它的吸附剂在高密度养殖生产实践中基本很难使用得到,利用水循环系统尚有可能性,但成本造价会很高。
(4)肥水法
池塘水体中藻类丰富,能吸收亚硝酸盐中的氮,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浓度。但当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时,不能再使用氮肥来培藻,而应施加磷肥,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肥水法降解亚硝酸盐
应视情况来使用:
①肥水受水温及阳光影响,需有四天左右的好天气才能肥水,否则天气不好,肥水产品还会造成池塘耗氧;
②水体藻类少,透明度超过30公分时才进行肥水,如果水体悬浮物过多造成水体的透明度低时,应先泼撒“益富源瘦水净化菌液”净水后再肥水;VX:①③⑥⑺三六壹九⑶五六
③当水体亚硝酸盐的浓度还未对养殖动物造成影响时可以使用肥水法,因为肥水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水体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则应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方法;
④当水体有益藻类占优势种群时使用肥水法,即可以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也可以促进氮循环;
⑤如果水体的浮游动物过多时,应先处理降低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防止肥水后藻种大量被摄食。
(5)细菌分解法
目前市场用于降解亚酸盐的主要有两种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硝化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将亚硝酸盐还原成N2(氮气)或氮氧化合物。目前市场上此类产品有两种剂型:水剂和粉剂,但由于这两种细菌繁殖生长慢等自身条件限制,投放到不同的复杂水体,其成活率受到很大影响,发挥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如待到发挥作用时养殖动物早已全军覆没,所以最好采取定期使用来预防,而不应在超标时拿来应急处理。如果池塘中的溶解氧不足时反硝化作用更容易发生,反硝化作用可能会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反而使亚硝酸盐在一定的时间上升,
造成危害。
2、间接控制法
(1)换水
高密度养殖后期换水是必然手段,大量的投料量及排泄物,只靠物理方法压制和微生物分解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在水源无污染且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小型养殖水体。换水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最好也要结合使用底质改良剂来进行。
(2)微生物法
我们现在养殖普遍施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几大类。硝化细菌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和氮气等无害物质,主要作用机理是修复水体微生态环境,改良水质和底质,增加水体溶解氧,保证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所以我们应采取定期使用上述微生物(如益富源水产专用菌种原液,主要讲解残饵、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来预防亚硝酸盐浓度的偏高。
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水体的一种物质,是水体氮循环的产物之一,要使水体中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严格控制其浓度,就不会对养殖造危害。
三、实际操作处理方法
当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含量过高时,我们建议:
1、采取排换底层水。
2、全部开动增氧机,有条件的结合底部增氧效果更好,加强池水流动。
3、全池泼洒足量化学增氧剂。
4、泼撒沸石粉(30-50公斤/亩)或吸附型底改。
5、使用白云粉或小苏打提高总碱度,稳定pH值。因当水体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
6、培植、种植少量的水生植物,以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
7、减少投料量或适当停料,用益富源水物动物促长剂等微生物拌料饲喂,促进肠道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
8、在饲料中拌喂维生素C、维生素E或免疫多糖,外用泼洒益富源光和细菌菌液来增强鱼虾的抗应激能力,缓解中毒反应。扣扣:六五四三一五一六零
9、在溶解氧充足情况下,使用硝化细菌进行降解。
10、在水体中亚硝酸盐降低到0.5毫克/升以下时再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来修复水体,改善水质和底质。
11、当亚硝酸盐严重超标,鱼虾规格达上市要求时且出现大量死亡,建议提早起捕以减少损失。
据上述11种操作步骤结合自身池塘条件进行取舍采纳。降亚硝酸盐是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而不是单靠一种神丹妙药立刻能在短时间内迫降,应该提前用微生物制剂(如益富源水产专用菌液)预防,将这种危害扼杀在摇篮中。如真亚硝酸盐超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下来,那么池塘里的牛蛙鱼虾也没了。所以千万不能着急,在鱼虾未出现大量死亡时,我们应该一步步来控制亚硝酸盐的上升,进而采取上述系列措施在一定时间内把它降低到安全浓度。
望采纳!!1
细菌分解法:目前我们知道的主要是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先用“高效水净”(聚合双酸铝铁)0.5ppm全池泼洒,然后全池泼洒“硝化”(纯化硝化细菌),用沸石粉拌和,使之沉入池底即可,就目前而言,这是降低亚硝酸盐最彻底的方法。硝化细菌是一种自养型微生物,生长繁殖慢,好氧,依附性强,影响其硝化作用的因子很多。如有机物过多,pH值低,溶氧低(2mg/L以下),温度低等,因此,正确使用硝化细菌才达到使用效果:⑴使用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来说,养殖过程中只要在水中检测到亚硝酸盐即可使用硝化细菌。早使用时,水质清爽,有机质含量低,硝化细菌繁殖生长条件好,况且,硝化细菌繁殖慢,提前使用后,硝化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以达到养殖后期降解亚硝酸盐所需的硝化细菌数量。⑵硝化细菌不须活化,没有条件时,不能扩大培养。目前的硝化细菌制剂都是活体保存产品,不能用与芽孢杆菌相同的方法活化或扩大培养,否则会影响硝化细菌的使用效价。⑶尽量将硝化细菌投发在溶氧丰富、底质有机物少的池塘四周水中,避免投到有机污物多的地方以影响其繁殖生长,降低其使用效果。人们认为硝化细菌使用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因素:所用的硝化细菌制剂硝化细菌含量低或是非硝化细菌的其它微生态制剂;池塘有机污物含量高或pH值低,不具备硝化细菌繁殖条件。
化学降解法:采用拥有超强的亚硝酸盐结合能力和金属络合能力的絮凝剂、多分子表面吸附剂,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抑制水质酸性化,有效去除亚硝酸盐,同时由于其适合硝化细菌附着及繁殖的多孔隙,对于硝化细菌具有富积作用,促进硝化细菌的繁殖生长,因此若与硝化宝(硝化细菌)合用,则效果更好。通常应用方法是:将本品用100倍的养殖用水混匀,全池均匀泼洒。每亩(1米水深)使用400-800克,可以迅速降低亚硝酸盐。
肥水法:亚硝酸盐富含氮肥,是藻类生长繁殖的基本营养。因此,加快水体藻类生长繁殖速度,能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通常做法是使用“硬壳素”、“水产用氨基酸”、“活性黑土”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水体亚硝酸盐偏高,说明氮肥是比较充足的,不要再使用氮肥,加重水体氮循环负担,可以施加磷肥,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肥水法降解亚硝酸盐在现代生态养殖中值得推广,但受以下条件制约:⑴水体透明度要求大于30厘米,如果是因有机质、碎屑等造成的透明度低应泼洒絮凝净化剂;⑵未来三到五天天气晴好,气温适合藻类繁殖;⑶水体亚硝酸盐浓度0.4毫克/升以下,还未对养殖动物造成影响时。
对水源性亚硝酸盐污染的处理:应将养殖用水先引入蓄水池,使其自行净化、曝气、沉淀或进行消毒处理后,再灌入养殖池。或在引水时,引用水面下40-50厘米深的水源,切不引用底层水源,原因是底层缺氧,导致底部亚硝酸盐严重积累,给水产动物直接造成危害。在引用水源后,防止亚硝酸盐偏高的措施是:用除氨硝或底保净或颗粒型底质改良剂,一次量,每1米3水体,0.75g或0.375-0.5g或2.5-3.75g,全池泼洒,15-2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