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9-08-01 01:46:53

简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推荐回答

还没有选出推荐答案,请稍候访问或查看其他回答!

其他回答

     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是:

(1)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第一手资料,尊重事实,全面分析,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2)“一元论”原则:即单一病理学原则,就是尽量用一个疾病去解释多种临床表现的原则。因为在临床实际中,同时存在多种关联性不大的疾病的几率是很少的。

(3)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疾病谱随不同年代、不同地区而变化。当几种诊断可能性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这种选择符合概率分布的基本原理,减少误诊的机会。

(4)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原则:以免延误了器质性疾病的治疗。

(5)首先考虑可治疾病的原则:以便早期及时地对疾病予以恰当的处理。

(6)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医师参照疾病的多种表现,把多种多样的诊断倾向,归纳到一个最小范围中去选择最大可能的诊断。这种简化程序的诊断思维方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予以及时处理。

(7)见病见人的原则:切忌见病不见人的弊端。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会有差异,年龄、性别、体质、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等都会对疾病产生影响,要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去思维和分析。

临床思维的方法:医学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思维程序、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