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04:03:53
以下结论建立在固体静止(静力学受力平衡)容器壁垂直地面、液体没溢出前提下:
漂浮或悬浮:固体“重量”除以容器内底面积
沉底:g*液体密度*固体体积/容器内底面积
二者分别在于:若沉底,则有容器底支持力分担固体重力,底部液体压强*固体底面积=固体重力-支持力,固体底面积和支持力均未知,则不能由重量直接计算底部压强;若漂浮,则固体体积大于排开液体体积,即实际液面上升高度小于固体体积/容器内底面积,此时按2计算值偏大,反而此时由固体受力平衡和液体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固体重力=浮力=固体对液体向下压力=液体对底面压力变化量,除以容器内底面积即压强变化量。
显然,悬浮时,固体密度=液体密度,二种方法等值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在不用公式F=PS的情况下,当物体不是漂浮/悬浮的情况下(即下沉状态),可以做如下分析:
F1=G1液体+容器+G物体-物体受到的浮力
F2=G2液体+容器+G物体-躯体受到的浮力
所以
△F=F2-F1
=G2液体-G1液体
=m2g-m2g
=ρv2g-ρv1g
=ρg(v2-v1)
所以不用公式F=PS的情况下,算△F,要考虑到因素液体密度和液体体积变化(由F1变为F2)。
受力分析吧。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悬浮漂浮什么事?
难道你问的是,物体在容器中运动的过程,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