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难度:难度:中档 试题类型:改错题 试题内容: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6分)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2分)
(2)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4分)
(3)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4分)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2分)
推荐回答
试题答案:(1)赵州桥;李春;隋朝;赵州桥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其合理的设计,牢固的结构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公认,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2)宋代;被应用到航海上,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3)《天工开物》;宋应星。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原因: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中国古代文化。中国能不断地向国外学习吸收先进的文化,并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