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学前教育是什么?
推荐回答
我记得我们刚上高1时正式开学前也有学前教育,其实没什么,要学会学校规定的各项注意事项与条款,要学会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同时要参加军训。强化体能训练等;还有就是组织学生学习一下本校的规章制度,向大家介绍一下高中的学习特点,还有就是告诉你开学后应该准备什么,并且让你开始调整状态为正式上课做准备。不会学习文化课的。上高中很累的(如果你好好学的话)在高中最要紧的就是时间不够,特别是高一,因为学科多时间安排紧凑,作业量也多很难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最要紧的就是把握能用的每分每秒。上课是最重要的部分,老师在上课讲的解题方法不一定都能在下课都能找到,而且老师讲的一定是你们的水平能接受的东西,所以要好好听、记。但是我以前一个老师也讲过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上课因为时间关系可能讲得很快,总会有不懂的地方,不要急,先记下来,利用下课时间再好好想想,不懂再去问老师,在做两道相似的题目,把知识点融会贯通。 做题时不要只凭感觉,要主动查字典,翻课本,力求作对每一个题,不懂的要问,不要做哑巴。做作业可不比考试,是有问询的权利的,所以更要把握平时的机会,努力掌握好“不会的知识”,去找去问,不要怕,问老师胆怯的话就去问成绩好的同学的(成绩一般的问了也白问,不要做低/同水平竞争,向上看),考试可没这机会啊。(在这里说到了笔记和辅导书的问题,偶后面再细讲)一般学校到高中都会安排自习课的时间,自习课是很重要的,作业完成后就是复习。偶不知道你初中是在那么过的,偶的初中很混沌(呃……),不过到了高中就完全不一样。复习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不仅是语数外三门,可能高一看起来还没那么重要,但是那的确是学好的要点。文科类复习,不是你光背背书就好的,像语文要靠积累,拼音,成语,看起来都是小儿科的东西,真正用起来错误百出,所以要准备好一本字典,而且要勤翻,积累得多了就自然会了(偶是语文课代表,相信偶~)。要注意要求背诵的课文,特别是古文(初中的古文有机会也拿出来温习温习好了,高三也是要背的),作文么,平时多读点好的文章,比如老舍的,余秋雨的,偶都很喜欢,文章读很有深度,再买本杂志,《青年文摘》、《读者》之类的就好。语文基础只是慢慢积累,如作家作品,朝代之类的;语文的语句分析和短文理解跟着老师找到方法和感觉;古文阅读也靠积累常用字词。一句话,语文在于积累,这样到了高三语文的复习你就相当轻松了,而且感受到厚积薄发的感觉。高中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单词为大方向的,建议你坚持每天词汇量守恒,即把你每天上英语课学习的单词记住,然后自己给自己增加5-10个单词,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或者课后作业量,记住,要每天,词汇量的扩增会让你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星期天不背,作为前六天的回忆复习。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要课内的,课外也要积累,比如看些杂志/电影,尽量不看中文翻译,不要产生依赖心理,逼自己去看懂这些东西,磨练自己的英语语感(偶们老师说,语感比掌握一大堆的语法单词更加重要)偶们英语老师很喜欢抽一点课堂时间给我们放英文电影,偶同桌就有一个偶觉得乱好的习惯,她喜欢把一些比较简单(适合偶们水平,基本能看懂)的,有些哲理或比较有意思的句子记下来,记在小本子上,下课也会读读,顺便练练口语。物理这一课重要的在于各个理论的连接点,如果前一个知识点没有弄清楚往往会影响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所以明白理论,敲定公式的理解并且能相互迁移就会举一反三。还有要注意观察生活哟~~像我当初学业水平测试时,看到篮球都会惊呼“抛物线”(呃,这有点过~)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知识实在不懂也不要太着急,多做题,就能慢慢的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甚至有些是不经意之间就会用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不懂的题目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在理科的复习上,要熟记每一个公式每一条理论,特别是数学好了,化学物理都会跟着进步。用偶们物理老师的一句经典来说;"说学就是用来为理化服务的。"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相互穿插,有助于放松,不至于一直紧绷在同一根弦上,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但不能一直不停的轮换,这样跟本不可能看进什么为东西,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时间强度。最后来谈谈笔记和辅导书。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的记忆有限,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化短暂记忆为永久记忆,而老师不可能只为你不断重复,所以笔记是自主学习的重点。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笔记不要求漂亮,但要求整洁,至少自己要能看的懂,自己要能看得下去,偶见过太多一团浆糊的笔记了,简直不堪入目。笔记因为反复要看所以不能只有一种颜色,重难点,不会的、不懂的,都要在二次复习是勾画出来。我的习惯是做笔记喜欢用三种颜色的笔。其中,黑色笔用来抄题,蓝色笔解题,红色笔划出重点。种颜色做笔记,复习时,看着笔记,大脑受到不同颜色的刺激,不容易疲劳,看的效果也好一些。教辅材料偶以前的观点是“不会做就不要买”,现在发现是错了,应该是“不会做就不要‘多’买”,数学必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偶不是做广告,是真的很有用,当然你买别的也可以,理科尽量买些资料,结合自身情况,有专门练习的,也有练习加课堂知识点的,不多说。偶不赞成题海战,但是适当的练习总是需要的,老师那永远是给一般同学的,想要前几就要给自己压力。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需要吃得透一些,每天坚持做一些拓展题,像数学,每天做两题,这些题目并不是老师布置的,而是自己主动找来做,选择题目时,尽量选择一些能训练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有的题目是要挤出时间去做的,像中午休息前花个10几分钟来解答。(这里可不能偷懒,对于“高中”的学生很重要哦~~)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学习总是很累的,么办法,有时就要逼着自己学,想想自己的目标(所以一开始就说目标很重要嘛~~),看看周围人的学习状态,有时候,光想想自己离周围拿下好同学的差距时就会冷汗涔涔,自然就不敢偷懒了。我这儿也不谈什么找学习的快乐之类的空话,等你真正钻进去了自然会了解。学习是为了让人明白事理,让人生有前进的方向以及途径,应试教育很讨厌但是身处这样的环境只能适应了,所以只能是端正自己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用烦躁的心情去抵抗,无论做什么学什么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要遇到困难的,就看你怎么看困难。懂得去比较,也就知道去争取。我觉得你还是很有潜质的人(懂得把握先机,知道要好,也想要学习),你才高一一切都还来得及。=========PS:写的有点多,都是偶自己的心得体会,亲手一个一个打下来的,独家哦~ PPS:看到那么多人回答了,不免有些惭愧,大家都写了很多嘛,所以偶又参考了些资料,做了一些补充,偶尽可能的完整了。数学偶说的不多,因为偶认为那是所有人的重点,老师,学校都会特别重视,他们讲的肯定比我好(多年经验)所以偶不多说,偶说的多是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也是偶这么多年以来的经验。偶希望你能读读,毕竟这是偶的学习方法,要升华为自己的纲领才行啊!~ =============================================偶自认为偶的方法里已经包含有计划了,不过如果你要明确些的计划的话,这里还有一份:1.每天6:10起床.打开收音机边听英语,边洗漱吃饭. 2.到校后利用课前时间多看看今天要讲什么,回顾昨天的东西. 3.充分利用每堂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多和周围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 4.中午要有午睡习惯,大约在20--4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用于背语文的古诗和历史.每天中午背3--5首古诗.同学,贵在坚持不懈! 5.在校10分钟的课间里,最好不要再想着出去玩,要在这10分钟里好好理顺一下刚才老师所讲的自己懂了多少,有问题及时解决. 6.放学不在外逗留,抓紧时间回家,10分钟内吃完饭,然后就一心学习. 7.初三前几个月重点放在物理,数学,化学和语文背诵上. 8.到后期重点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适当做些经典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