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药玉米药的成分有哪几种
推荐回答
玉米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1、大斑病:
病原菌是一种蠕孢菌,此病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的小斑点,几天之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再由下向上发展。大斑病流行适宜温度偏低,一般18-25度,高于25度气温对它有抑制作用。如果7-8月份雨量大,雨日多,温度适宜会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我地一般是夏玉米比春玉米重,晚播的比早播的重。防治措施:一般在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病叶率20%时开始防治。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90%代森锰锌500倍喷雾,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2、小斑病:小斑病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雨量和雨日。气温达到25度以上的月份最适合流行,所以暴雨后如果遇到2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治。防治方法同大斑病。
3、玉米纹枯病: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杆。7-8月份降雨次数多、雨量大易诱发病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防治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800倍喷雾防治。
4、玉米病毒病:此病主要是依靠蚜虫和灰飞虱传播,降雨次数和降雨量对蚜虫和灰飞虱的繁殖有直接影响。大雨过后一般不利于传毒昆虫的繁殖,所以病害会减轻。
5、玉米螟:影响玉米螟发生数量的主要原因是虫源,同时和温湿度也有关连。如果6-8月份雨水充沛,往往利于发生。但如果是连阴雨和大暴雨会抑制该虫的发生。防治上一般在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灌心。
6、玉米蚜:玉米蚜的发生和气候条件关系很大,一般在6月中—7月中,天气干旱,旬平均气温26-28度,相对湿度40-70%,旬降雨量不超过20毫米时,易大发生。如果遇到大雨和暴雨,则不利于蚜虫的发生。防治推荐用药吡虫啉。
7、玉米红蜘蛛:此虫发生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干旱少雨季节发生较重。一般大雨过后发生较轻。防治上用40%乐果乳油每亩75毫升喷雾。
一、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
二、防治方法:
1、用2.5%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或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用25%天达灭幼脲1500-2000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2、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3、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4、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25千克加细沙2千克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2-3克,可防治玉米螟。
其他回答
药片里最主要的是它的有效成分,就是某种药,其他的成分都是为主药服务的,如果药的分量比较少,就会添加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等赋形剂,还有助流剂、崩解剂、着色剂等等。光吃玉米粉不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