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函谷关中有哪些关,这些关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19-09-16 21:46:53

秦国函谷关中有哪些关,这些关有什么历史

推荐回答

秦国有所谓披山带河的地形优势,南方是秦岭,北方是贺兰山,东面是黄河几字形的右脚,而函谷关就位于右脚转折的地方。如果要从草原过,必须先打败匈奴,向他们争道,如果要从南面过,要么跨秦岭(不实际),要么沿江上溯(更不实际),所以必须从正面突击。  正面突击也有两条路,一是从渭河上溯,但是秦国肯定重兵把守渭河,而且当时的船又不像现在的船那么强那么大,被围起来再用攻城器砸很快就完蛋。所以最保险的还是走函谷关。因此说,在战国时代,函谷关是中原如秦的必经之路。函谷关当年在今河南灵宝境内。这个地方北面有吕梁山,南面有伏牛山和秦岭,走函谷关一旦攻破的话,秦国就基本无线可守,基本可以长驱直入。历史上,六国联军有三次攻入函谷关,破关数日内,兵锋直抵咸阳宫,若不是六国各怀鬼胎,若不是秦君忍痛割城,秦国就灭了。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函谷关地位就大大下降了。因为这时候整个中原都是秦国的,再也不用老惦着占领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了。但是,说函谷关一点重要作用都没有,那是瞎说。因为秦国都城咸阳在函谷关内,函谷关是捍卫秦国首都的重要防线。果不其然,秦国暴政猛于虎,最终让陈胜、吴广起义军攻破了函谷关,皇帝闻之惊慌失措,幸好,在秦陵有几十万民役可以武装起来反击,起义军虽被击溃,但是秦国统治被极大的动摇。后来汉朝的都城也在陕西,而汉朝统治下也发生过黄巾起义这样的事情,所以说,直到东汉末年,函谷关都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保卫皇帝统治的屏障。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当时许都远在河南,潼关比起函谷关,靠近黄河,更加有利于防守,否则如果一直凭山险拒守函谷关,那么一旦被攻破,那就无险可守了!而潼关兴起后,函谷关就再也没有复建。  另外:  函谷关有三处:  1 秦国时候的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的灵宝。  2 汉朝废秦函谷关,迁至今天的河南新安重新建立新关,称之为”汉关“。  3 三国魏时重新弄得函谷关,称为“魏关”,魏关兴建是三国时候,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距秦关不远,故称新关。这处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抗日战争时城楼毁于兵火,遗址为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留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