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选择童话故事怎样为孩子讲故事?

发布时间:2019-08-04 20:18:24

怎样为孩子选择童话故事  怎样为孩子讲故事?

推荐回答

点击宝宝阅读关注我哟

在华德福教育的理念里,当你开始讲述一个古老故事的时候,就是在把那些古老的智慧带到当下,呈现在孩子面前。所以,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它们有着固定的节奏和仪式:拉上窗帘,点上蜡烛,围坐一起,低声吟唱“静悄悄,静悄悄,风儿轻,月儿明;静悄悄,静悄悄,宝宝要安静,要安静...很神奇的是,这个小小仪式,的确可以让一直注意力分散、喧闹的孩子安静下来倾听老师讲故事。

童话故事就像一只金色的眼睛,通过这一只眼睛,我们可以了解人的真实本质和智慧。故事通过语言这只小船载向我们,故事就像精神食量,是帮助孩子建构内在器官的力量。

童话故事是那些智慧的人讲出来的,童话中带给我们的图景有不同的真相在里面,有人认为童话不真实,为什么要给孩子这些故事?然而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这些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位心理学家写了一本关于童话的诠释,他们已经意识到童话的心理层面的价值,但是我们还可以再近一层,看看它们在精神层面又是什么意义呢?

一、童话故事的内涵

童话是故事中的一种,(自然故事、自创故事、作家的故事),很多很多的童话来源于很早很早以前,而非现代人智性创造的故事,童话故事都是被那些智慧的人讲出来的,古老的时候也许是讲给大人听的,因为在那个时刻,人类更接近精神世界,现代人更智性。

其中格林童话在很早以前口述流传在中欧地区,是远古人们互相之间口头传述,进行灵魂交流的故事,它原本是没有书面形式的,而格林兄弟听到这些故事,将它们收集整理起来,就像将草尖的露水收集一样。

如果我们只看到故事的表象,就几乎没有东西可以给孩子。这些故事在描述人类的故事,是人类的灵魂在他们的旅程中经历的东西,也是人类从远古到现在以及迈向未来的旅程。孩子刚刚来自精神世界,拥有无意识的精神状态的智慧。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会区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却是活的、有意识的。如童话中的太阳、月亮、动物、植物,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能讲话。这是儿童自然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理智的思维活动,形象化的童话世界与儿童的意识相吻合,每个孩子都带着巨大的疑问来到人世:作为人的意义,他们不需要智慧的答案,而是非语言的,孩子从一种图景式的描述得到这些答案。因此童话就是儿童真实的世界,它比真实的还要真实。

在童话中常常可以找到如下几个问题的答案:世界是怎么样的?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等等。

传统的童话象征着人类早期的认知意识,人类的认知意识也有它的童年阶段。那时,在理性未省悟之前,人类的认知意识像梦一样,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人类只有群体意识而没有个体意识。到中世纪时,人类的个体意识才开始展现,强调个性化和个人的独立自由。对于一个人来说,从他出生到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其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到自我的寻找过程都能够在童话中找到其原貌。深入理解童话故事可以唤醒人处于睡眠中的意识和感觉,补充天生智慧的不足。

人的个体意识在三岁左右开始出现,从那时起用“我”在称呼自己。一般在青春期时,开始寻求和发展自我,而人类意识发展到个体意识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童话的开始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发展常常是“过了很久很久以后”。但故事展开之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即展开,童话故事的发展和变化正好反映了人类意识从出生、长大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因此在传统童话中隐藏着人类深层的意识和古老的智慧,并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去唤醒儿童处于睡眠中的意识。

很好的童话故事是人类意识发展的一个图景。在童话中,孩子能够学习到好与坏,真与假,善于恶,同情与反感,同时故事也能培养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二、孩子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倾听故事?

对那种把水和沙装进去有倒出来,把房子搭好又推到的孩子,他还没有准备好听“你给他讲的故事”。此时,他们更愿意听大地妈妈的故事,当孩子沉浸在这种交流中时,我们一定不要去打扰她,阻碍他得到这种来自大地妈妈的滋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