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3:26:49
:军机处是分割内阁之权,所以说它是“内阁之分局”。军机处在清代统治了180余年,成为大政所出的宰辅之区。
清朝入关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仍然非常大。同时在内阁大臣中,南方与北方士大夫的党派之争仍然延续,党争与满洲贵族内部矛盾纠缠在一起。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于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康熙帝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
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
之后,军机处正式设立于清朝雍正七年,又被称为“军机房”、“总理处”,设立的原因是因为雍正统治时期为了防止西北军情泄露贻误军情。而当时的内阁设立在太和门外,极易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因此,雍正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选取内阁中忠心耿耿又谨小慎微的大臣来军机处当值。
军机处的设立导致内阁最终被废除。军机处取代内阁,大臣决策朝政的权力被彻底削夺。
军机处的设立导致丞相机构最终被废除。
应该是内阁之类
军机处就是内阁
军机处的设立导致议政王大臣会议最终被废除。
军机处,前称军需房、军机房。是清朝中后期的中央机关,专责参与机务,以皇帝为中心,讨论国家大事。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