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19-07-29 21:22:59

耳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推荐回答

耳蜗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盘绕2.5-2.75圈,像蜗牛状,通过基底膜和Reissner's膜将耳蜗分成三部分:前庭阶,中阶和鼓阶。具有 传音和感音的功能。

其他回答

内耳中主管听觉的装置。因形似盘旋的蜗牛而得名。在人类,围绕一中轴盘旋2s/4转,从底部到顶端高约5毫米。其蜗管全长约35毫米。盘绕的耳蜗结构复杂,常被形容为迷路,由骨质迷路的外壳与内部相应的膜迷路相嵌而成。骨迷路的直径向耳蜗的顶端逐渐变窄,膜迷路的直径随长度的变化是底部最窄,顶端最宽。膜迷路实际上被分割成5个空间:瑞氏膜与基底膜之间的空间叫中阶,中阶或瑞氏膜上方的空间叫前庭阶,中阶或基底膜下方的空间叫鼓阶。

帮助你保持平衡

耳蜗是位于听器官内耳骨迷路的一个组成部分。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绕蜗轴卷曲两周半。耳蜗:传音和感音的作用

耳蜗的主要功能有两个:第一、传音功能,即将前庭窗所接受的声音传送到毛细胞,镫骨内移时,蜗窗膜外突,导致前庭阶与鼓阶之间产生压力差,随之引起基地膜的震动。蜗底部的基底膜较硬,立即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位移;耳蜗顶部的的基底膜较软,其位移跟不上压力的变化,基底膜上的震动从蜗底向蜗顶传播时,振幅逐渐增加,高频声引起的最大振幅在蜗底靠近前庭窗处,低频声引起的最大振幅部位靠近蜗顶。第二,感音功能,即将螺旋器受到的声能转换到蜗神经的电位。基地膜的内缘附着于骨螺旋板上,而盖膜的内缘则与螺旋板缘连接,耳膜的附着点不在同一轴上,故其发生交错位移剪切运动时,基底膜于盖膜之间便产生了一种剪切力,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弯曲或偏转,引起毛细胞兴奋,并将机械能转变为生物电能,而使附于毛细胞底部到蜗神经末梢产生冲动。经蜗神经及其中枢传导路径向上传到听觉皮层,产生听觉。耳蜗基底膜的部位不同,所感受的声音的频率不同。高频声引起的最大振幅部位在蜗底靠近前庭窗处,低频声的最大振幅部位靠近蜗顶,中频声则在基底膜底中间部位发生共振。蜗底区域感受高频,蜗顶部位感受低频。800HZ以下的频率位于周顶,2000Hz位于蜗孔到镫骨组办的中间点。环境中的声能经传送通过鼓膜后被转换成机械能,而机械能又被听小骨增强之后通过前庭窗传给耳蜗,耳蜗中的液体流动则属于液体能,这一液体运动使位于基底膜的毛细胞弯曲,包细胞又把机械能,液体能转换成电脉冲传输给大脑,大脑最后将接受电脉冲信号并解释为“声音”。

是耳朵里面特别重要的器官 能帮助你听见声音

耳蜗是内耳的一个重要结构,因其像蜗牛壳似的,所以称为耳蜗。是位听器官内耳骨迷路的一个组成部分,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绕蜗轴卷曲两周半。耳蜗是把声音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到中枢,能被中枢即大脑所辨识,从而使人能够交流。

耳蜗,内部有人体的管理平衡的机能器官,叫做前庭器官,

应该属于内耳了

内耳感音作用。

耳蜗是位于听器官内耳骨迷路的一个组成部分。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绕蜗轴卷曲两周半。由蜗轴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叫骨质螺板。耳蜗外壁有螺旋韧带。骨质螺旋板的游离缘连着一富有弹性的纤维膜,称为基底膜,延伸到骨管对侧壁与螺旋韧带相接。把耳蜗骨管分成上下两部,上部称前庭阶,下部称鼓阶,两管中充满外淋巴液。前庭阶的一端为前庭窗,鼓阶一端为蜗窗。两部分在蜗顶处的蜗孔相通。在骨质螺旋板近底处有一薄膜,称前庭膜,由前庭膜、基底膜和一部分螺旋韧带围成膜质蜗管,管中充满内淋巴液。螺旋器(Corti氏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等组成,毛细胞为声波感受细胞,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联系。毛细胞的上方有鼓膜,与毛细胞的纤毛相接触。外界声波通过淋巴液而震动鼓膜,鼓膜又触动了毛细胞,最后由毛细胞转换成神经冲动经听位神经而传到听觉中枢。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