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匠”与“传统工匠”有哪些不同

发布时间:2019-08-05 01:59:48

学雕匠和石匠的要少得多,主要是活少,竞争也不激烈,所以他们的活多显得有些粗糙,没有特殊要求,主人家也是将就了事。

解匠往往是双人组合,他们在木架前,面对面站着,手臂一左一右拉送一整天,而且还不能把木板锯得起伏不平,因此要有一身好力气,好眼力。

现代工匠灰飞烟灭

上述五匠人员更重要的身份是农民。他们干五匠的活,多半是在农闲时期,农忙时节,主人家也不大会安排修房造屋做家具等等。在人民公社时代,五匠人员从事五匠劳作,多在农闲时节,农忙时候不服从生产队安排,非但挣不到公分,而且要受到处罚,折中的办法是向生产队缴纳现金。

改革开放后的那些年,没有这些限制了,经济迅速发展,五匠人员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本乡本土,一些人到城里、到外地去承包工地,很快成了包工头。

第一批包工头主要是泥水匠。这是因为,城里的土木工程已经使用动力设施,木匠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泥水匠的需求无比强劲,泥水匠的地位脱颖而出,其中头脑灵活的摇身一变成为管理者或承包商。第一批百万富翁,多是泥水匠出身。这批人中的极少数,如果没有被市场淘汰,幸存下来的后来多拉起了建筑公司,家产巨亿的,所在多有。

乡下的木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此前不怎么瞧得上眼的泥水匠发财致富,他们要么在家乡给农民做做门窗,要么在工地上做做模板,小日子也算过得去,上世纪90年代,一种多用途的小型电动木器加工机器迅速普及,木匠活不再需要三五年时间的训练,只需要几个月乃至更短时间就可以上手。更要命的是,现代家具厂迅速建立,产品光滑油亮,设计现代时尚,而传统实木手工家具无论从设计到做工,总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因此迅速落败。房屋建造中木料使用也大幅减少,塑钢窗和订制门,使传统木匠彻底失去市场。

随着电动工具用于木头和石头雕刻,雕匠和石匠的传统手艺也迅速落败;电锯的到来,使开出来的木板又平又直又快,解匠也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终。

在我的老家,老派工匠正在老去,传统手艺事实上正在消失。在更早工业化的江南一带,传统工匠的消失要更早一些,前些日子在上海朱家角古镇,我遇到一名快60岁的制匾人,他早先也是木匠出身,祖传的手艺,到他这一代就没有生意了,索性改做牌匾,他的儿子宁愿到公司里去做一个收入不高的“白领”,也不愿意继承他的祖传手艺。

传统工匠在现代机械面前,破败得摧枯拉朽,让人回不过神来,在这种情况下,呼吁工匠精神,是在向谁喊话呢?

任何称之为“精神”的东西,均是自由意志的产物,在这层意义上,庄子所赞许的庖丁,其分割牛肉才“技进于道”,进入精神创造的境界。当工匠的社会地位形如奴隶,不会有所谓“工匠精神”;当工匠社会地位低下,他的职业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一有机会便要脱离,怎么会有心思去创造“精神”?当对工匠工人的奖励是“以工代干”时,同样也创造不出“精神”。直至今天,高考完毕,考生报考培养高级工匠的高职院校,多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社会氛围对工匠造成的压抑,远未褪去。

其他回答

  “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引发全民焦虑,以至于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不得不提一笔,要发扬“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自然让人联想到各地博物馆里那些严丝合缝的木制家具、制作精美的器皿服饰,以及少部分地方千年不倒的建筑。如果再到日本的博物馆看看,同一时期他们的东西,大多数简直不值一哂(而今天我们却对日货趋之若鹜)。发愿要把我们的“工匠精神”恢复起来,大概源出于此。

  但数千年积淀下来一些宝贝,却未必能反映工匠劳作的全部内涵,或至少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从那里可以继承一些“精神”。

  传统工匠有“精神”吗?

  苏州大学历史学者余同元先生厚达500多页的《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一书,勾勒了传统工匠真实的社会处境:

  第一,人身依附强,社会地位低下。金文中的“百工”,是近似于奴隶的手工业劳动。后来的官府工匠中,不少来自罪犯刑徒。唐宋以后,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重农抑商”仍是基本国策,到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制度,对工匠进行中种种限制和奴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